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106十大帝王(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停顿了片刻后又继续讲述唐太宗李世民:【下】

【晋阳起兵】源头

义宁元年,隋朝命运已终。

李世民暗中图谋起义,常常降低身份推崇士人,拿出财物来供养门客。

群侠大盗没有一个人不愿效死力,同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世民率军攻打西河并宣布政令,攻下西河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起义大军往西攻打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屯扎在霍邑以抗拒义军。

恰值久雨粮尽,李渊与裴寂议论,暂且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

李世民说:“本来兴起大义是为了挽救苍生百姓,应当先攻下咸阳号令天下。

遇到小小敌军就退军,恐怕跟从起义的人将会一时解散。

回军守卫太原一个城池,这是为贼打算,拿什么来自我保全。”

李渊不采纳,催促命令引军出发。

李世民于是在外大声嚎泣,哭声传到李渊帐中。

李渊召见他问哭的缘故,李世民对答说:

“现在军队凭借仁义起事,进战则必胜,退还则军队必溃散,众军在前面溃散,敌军在后面乘虚进攻,死亡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痛啊。”

李渊这才醒悟而停止回军,八月一日,雨止,李渊率军奔赴霍邑。

李世民用激将法引诱隋将宋老生,宋老生中计出营寨迎战。

隋将宋老生背靠城池列阵,冲击义军正面,李建成落马,义军兵败。

宋老生领军追击,李世民则率2000骑兵从高坡处冲杀而来。

宋老生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此时城门已关,宋老生想顺绳爬入,李世民赶到斩杀宋老生,夺下城池,平定了霍邑。

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着投奔义军。

李世民建议进军关中夺取大兴城,(长安)李渊认为可行。

可不要忘了,李渊还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儿李秀宁,手中可是有七万起义军。

李世民以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渭北。

三辅的官员,百姓扶老携幼,以及豪杰绅士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者每天用上千人来计算。

李世民收留英豪以作为备用的官员,远近听说此事的人都来献身投效。

军队在泾阳驻扎,精锐之兵九万,击破胡贼刘鹞子兼并了他的部队。

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扎在大兴城,李世民率军亲自奔赴司竹。

贼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来会合,屯兵在阿城获得兵士十三万。

不久李世民与大军平定大兴城,李渊辅佐国政,任命李世民为唐国内史,改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二年,五月。

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

建元武德,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恰值薛举精兵十万前来逼近渭水之滨,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

大破其部众,斩杀一万多人,攻占敌军土地一直到陇坻。

九月,薛举死,其子薛仁杲继立。

李世民又被任命为元帅讨伐薛仁杲,两军在折墌城相持不下,双方挖深沟筑起高高营垒相持六十多天。

薛军十多万军队的气势强盛,多次前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败他的锐势。

薛军粮食已完,薛军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投降。

李世民对诸将军道:

“敌军锐气丧失衰退了,我军当攻取他们。”

于是派将军庞玉先在浅水原南扎阵,以引诱敌人,敌将宗罗睺集中军队前来抗击。

庞玉军几乎失败,不久李世民亲统大军出其不意覆盖了浅水原北。

宗罗睺远远望见,再次回军抗拒,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数十人攻入敌阵。

他与军队里外配合,一齐奋力攻击,宗罗睺全军溃败。

李世民斩贼首级数千个,掉入山涧山谷而死者不可胜计。

李世民率领随从二十多个骑兵追赶逃跑敌军,笔直奔赴折墌城而追逐敌军。

薛仁杲十分恐惧,环城守卫。夜晚,李世民大军陆续到来四面合围。

早晨,薛仁杲请降。李世民俘虏他的精兵一万余人,男女五万口,此战缴获精锐骑兵很多。

李世民仍令薛仁杲兄弟及敌帅宗罗睺,翟长孙等率领本部人马。

李世民与他们游乐骑射,没有什么距离隔阂。

投降的敌将感恩并慑于李世民的威势,都愿意以死报效。

李世民凯旋在太庙献捷,李渊封其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

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不久又加授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

武德二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

李渊原打算放弃,李世民说服众人,只要三万兵马便可破敌。

李渊于是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又亲自驾临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而渡过黄河,进驻柏壁。

与敌将宋金刚对峙,不久永安王李孝基在夏县被打败。

于筠,独孤怀恩,唐俭都被敌将寻相,尉迟敬德所俘将要回到浍州去。

李世民派殷开山,秦叔宝在美良川拦截。

大破敌军,寻相等人仅仅本人逃脱,李世民全部俘虏他的部众再回到柏壁。

武德三年二月,李世民故技重施,围困宋金刚。

宋金刚终于因为军众饥饿而逃遁,李世民率军直追到介州。

宋金刚列阵迎战李世民,李世民派总管李世积,程咬金,秦叔宝抵挡宋金刚的北面军队。

翟长孙,秦武通抗击宋金刚南面的军队。

李世民率精锐骑兵攻击宋金刚,冲击他行阵的后部。

敌众大败,追打数十里。尉迟敬德,寻相率领残部八千人归降。

李世民仍旧命尉迟敬德统率,尉迟敬德与李世民的军营混在一起。

屈突通害怕尉迟敬德发生叛变,以此向李世民请求不要让尉迟敬德领兵。

李世民道:“过去萧王对人推心置腹,使人都能尽力效命,现在委任尉迟敬德又何必疑惧。”

这时刘武周奔到突厥、汾二州又全部恢复了旧地。

李渊诏命就在军中加拜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七月,李世民攻洛阳,破王世充,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共抗唐军。

洛阳城有一处御花园,李世民登高观察洛阳城。

这边上演了一则故事,单雄信发现李世民,则单骑提槊,想杀李世民。

刚巧尉迟恭正在附近洗马,得徐绩(后赐李姓)呼喊救主。

尉迟恭顾不得穿衣,只戴头盔,手执鞭,上身赤裸骑马去救。

尉迟恭与单雄信交手,单鞭夺槊,单雄信败退回洛阳城。

这便有了《隋唐演义中,尉迟恭单鞭夺槊,御花园救秦王的故事。

从武德三年至武德七年,李世民征战四方。

洛阳之战大破洛阳王,王世充和窦建德联军,击败刘黑闼。

李渊仅用了七年时间,基本统一了天下。除塑方郡梁国梁师都之外,其余尽归大唐。

由于李世民功高盖主,封无可封,李渊创造性的设立了一个职位:天策上将。

李世民凯旋归来,被特封为“天策上将”,开府三司设天策府。

武德八年,暂无战事,李世民设招贤馆,大招天下人才,入府为幕僚。

其中便有“房谋杜断”之称的两位能人,房玄龄和杜如晦。

然而到武德九年,天策府与太子府之间矛盾突然激化。表面上看是太子党与天策府之间的明争暗斗,实则是一个局。

这作局者正是唐高祖李渊,李渊在【唐史】中存在感不强。

这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有着极其大的关联。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

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

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

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部将杀了李元吉。

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

年号“贞观”,开启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登基仅22天,他这一生之中最大耻辱悄然降临。

突厥颉利可汉和突利小可汗起兵二十万,杀向大唐。

一路之上屠城灭村,攻破泾阳城,直逼大唐国都长安。

李世民收到战报时,急令尉迟恭前往泾阳。

尉迟恭只带着2万人马,一路急进,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

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

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杀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而突厥主力绕开泾阳,直逼长安。

公元626年,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

京城兵力空虚,长安为之戒严,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突厥攻至距长安仅四十里,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

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汉对话。

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哈哈哈,唐娃,本可汗听闻兄弟家变故,本可汗作为长辈过问一下家事不为过吧?”

“你,大唐之事就不劳可汗费心了,朕自有决断。”

李世民一口回绝,入侵中原,突厥人还说的如此厚颜无耻,李世民那个气啊。

不久后唐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可汗见到唐军军容大盛,又得知执失思力被擒,由是大惧。

两天后即八月三十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缔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

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贞观三年,唐军与突厥军在白道展开大战,突厥被打败,屯营于碛。

贞观四年,唐将李靖进攻定襄,大破突厥。俘获杨正道及炀帝萧后将其送于长安。

突厥颉利可汗孤身逃走,随后李靖又指挥唐军击败突厥,斩首万余级。

俘获十多万突厥人,李积率领另一支唐军屯于碛口俘获五万多突厥人。

突厥颉利可汗骑千里马想要逃到吐谷浑,唐朝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

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而来投降于唐朝的则非常多。

另外,梁国因内乱,梁师都被杀,驸马柴绍顺利取得朔方郡,至此,大唐完成统一。

贞观两字其词出自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盘点至此,同时恭贺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荣登千古一帝榜第三名。

下期再见!”

天幕关闭,万界之中大唐举国欢腾。各种言论用字幕显示在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