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雄军 > 第93章 周延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起潜从王永吉手里,敲诈了五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分发给同行的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自然对高启潜感恩戴德。

锦衣卫们也没有想到,高起潜还有起死回生的时候。

钟家拥兵自重,公然阻拦朝廷钦差。

种种迹象表明,钟家有造反称王之心。

以钟家对高起潜之恨,杀了高起潜祭旗,号令天下,方为常人所为。

可这个钟公子,非但没有杀了我高起潜,反而以礼相待。

这可让骆指挥使,安排他们,临阵倒戈的计划落空。

回到京城后,给崇祯送去三十万两。

崇祯非常高兴,自己没动一兵一卒,却得到三十万两银子。

崇祯虽然不相信,以王永吉的抚军,就能够打败数万建奴。

高起潜回来禀告说,自从去东明钟二,预言建奴将进犯山东的流言传出,王永吉就厉兵秣马。

山东士绅出钱出力,出谋划策,制造了手雷,木雷等大杀器。

王永吉为此也上表,士绅的功绩,还特意让高起潜,带着几颗手雷和木雷,进献给崇祯。

测试了手雷、木雷的威力,崇祯有些相信了高起潜的说法。

并要求工部大力仿制手雷,木雷。

为此,崇祯大力表彰了山东一众豪绅,当然也包括王永吉。

而王永吉,早在天雄军在滋阳战胜清军之后,就想着怎么贪功聚财。

王永吉也知道,偌大的军功,其实是把双刃剑。

但如今已经是既成事实,你不贪,同样有人会落井下石。

贪墨了这些军功,王永吉也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就到了头。

事情一旦败露,别说高升。就是想脱身都难。

不如尽早贪些银子,等风声一过,立即上书乞骸骨,致仕回乡。

大明对致仕回乡的官员一般都会既往不咎。

不是不想追究,而是王权下不了乡。

在大明,文官冒功已经成为了传统。

到了明末,连地方士绅,也开始把手伸进军功中。

任何时候,都不缺少贪功幸进之徒。

王永吉在官场多年,自然知道如何分润军功。

既得名又得利,先期就得利五十万两。

不想被高起潜敲诈了去。

好在听说天雄军,又在曲阜又俘虏了几万建奴。

等高起潜走后,又进行了一次军功拍卖会。

这次获利更大,有八十万之多。

千里做官只为财,王永吉挺满意。

至于军功不军功,他倒不是太在意。

自己苦心孤诣,巴结恩师陈演,才得到这个山东巡抚的位子。

花费二十多万两,这还不到一年时间,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王永吉得了好处,陈演作为恩师,认为自己应当也有一份。

但左等右等,王永吉都没有表示。

倒是从锦衣卫那里得知,高起潜的银子,就是王永吉给的。

这如何让陈演能忍,既然你不认曾经的恩情,就别怪老夫无情。

恰好从曲阜传出,关于雷震子的传说愈传愈烈,陈演也听到了消息。

陈演认为这是个打击周延儒、王永吉的好机会。

于是陈演派了一个御史,去崇祯那里告发王永吉、高起潜弄虚作假。

周延儒作为举荐人,难辞其咎。

大名府东明守备钟长富之子,拥兵自重,制造神话舆论,图谋造反。

甚至把崇祯,是旱魃魔君的传说,都报告给了崇祯。

崇祯听了大怒,但首先倒霉的不是王永吉与周延儒。

而是告密的御史,崇祯当时就给这个御史一个扰乱朝纲,结党营私的罪名,抄家问斩。

至于原因嘛,崇祯觉得自己这样一个英明神武的皇上,怎么会被人愚弄。

就算被愚弄,你先前为何不说。

难道不知道皇上说的话,是金科玉律,不能更改的吗?

刚表彰了王永吉,现在就要治王永吉的罪,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就这样,打小报告的御史,被抄家问斩。

弄虚作假的王永吉、周延儒,年后,崇祯找了一个借口,分别赐了一杯毒酒。

原本周延儒在阿巴泰入关后,作为首辅,被迫成为督师,带着勤王军围堵清军。

首辅做督师,在大明已有先例。

卢象升战死后,清军并没有回辽东,而是还在大明境内肆掠。

可此时朝中,已经无人敢担任督师一职。

推来推去,最后这个重任,就落在首辅的刘宇亮头上。

刘宇亮做了督师,就遇到了与卢象升同样的问题,各州府都是闭门不出,不肯接济粮草。

而刘宇亮带的兵马,又是唐通、白广恩这样的匪兵。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匪兵清军没有去围剿,祸害百姓的事,做的比清军都绝。

也无怪各州府不敢开城门,实则是大明各州府,已经到了畏兵如虎的地步。

刘宇亮也因此锒铛入狱,一年后死在狱中。

参考刘宇亮,周延儒做了这个督师,自然不敢出去浪。

于是就坐镇通州,夜夜笙歌,每天就是谎报军功。

至于建奴打到哪?周延儒一概不知。

等清军退出关内后,各地一上报。

周延儒谎报军功的事情,就想隐瞒也瞒不住。

不过这原本是半年后的事,结果因为钟君义这只蝴蝶,让周延儒被赐死,提前了半年。

而且这次周延儒死的更冤,几乎和莫须有没啥区别。

牵涉其中的高起潜,崇祯本欲拿他问罪,听了高起潜的解释,不但没有什么事,反而让崇祯对高起潜更加信任。

钟君义预料到,想糊弄崇祯没那么容易。

朝廷那些官员,肯定会因为分赃不均狗咬狗。

一旦事情败露,高起潜小命不保。

遇到这种情况,钟君义吩咐高起潜,就说自己到了山东济南后,一口咬定,自己并没有去曲阜。

而是刚到山东,巡抚王永吉就一再挽留。

为挽留奴才,王永吉还把阿巴泰与图尔格的尸首,拿出来证明清军已经覆灭。

自己不疑有他,相信了王永吉的话,再说王永吉还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说是战利品。

这就更让奴才打消了怀疑。

奴才知道皇上内库日益枯竭,有了这三十万两银子,就立即回京城报喜。

崇祯虽然狐疑,但一起去的锦衣卫,也是一口咬定没有去过曲阜。这才打消问罪高起潜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