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雄军 > 第64章 松锦失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合作社大会开完后,锦衣卫张百户,就带着锦衣卫,把离开会场的三家给抄了。

把有恶行的男丁,全部劳改。

其他没有恶行的迫于形势,也加入了合作社。

然后是合作社总社长的选举,最后钟君义高票当选,第一任合作社总社长。

各地以乡镇为单位设分社,村级设支社。

社长大多由乡绅担任,村以下设生产队队长。

起初,这些生产队的队长职务,乡绅们也想插手。

钟君义最后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为由。

生产队的队长,必须由没有土地的佃户担任。

随后,钟君义开了第一次合作社社长会议。

规定社长三年一任,然后做出三年的规划。

三年社长的政绩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条款。

三年规划为:一,彻底解决东明百姓的温饱问题。

二,修建各村到各乡镇的马路。

要求三年内,东明所有的乡镇都能有马路互通。

各村都有马路通向相应的乡镇。

三,各村要规范住宅区,集中建房,为方便集中供暖。

也方便农闲时集中做工。

四,各村农闲时,青壮工作不得超过四个时辰。

支社社长要组织青壮,一个时辰的民兵训练,一个时辰的扫盲识字。

争取三年内,全社无论男女,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村民,能认识一千字以上。

三年后,各分支社的社长政绩考核,为四条规划都完成的为优。

四条规划中做到三条,包括第四条为良,第四条没做好,只能为中等。

四条规划中做到两条,包括第四条为上等,第四条没做好为下等。

四条规划中,两条都做不到为劣。

但能做到第四条,可以酌情留职。

做不到第四条的下等和劣等。

一律不准在合作社,继续担任任何职务。

只获得中等的,留职察看。

随着合作社的成立,春耕总算得以顺利开展。

可就在此时,从京城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被围困半年之久的松山,杏山、塔山终于被建奴攻破。

先是松山副将夏成德,秘密把自己的儿子夏舒,送到皇太极大营,作为人质约降。

松山于是城破,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

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宁远总兵吴三桂败逃。

宣府总兵杨国柱、玉田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战死。

被包围一年之久,锦州总兵祖大寿,看到外围的松山、杏山、塔山相继陷落。

锦州已经是一座孤城,不得不再次出城投降。

孙承宗辛辛苦苦,花费数千万两银子。

历时几年,打造的关锦宁防线,就这样不复存在。

大明如今除了长城一线,已经无险可守,数十万大明精锐土崩瓦解。

冲出重围的四个总兵,只有王朴被清算。

因为王朴有前科,上次满清叩关时。

卢象升主战,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主和。

清兵在北直隶四处烧杀抢掠,可大明的军队,一直在京城附近,为战与和闹矛盾。

一直到清兵攻破高阳,把致仕在家,原内阁首辅孙承宗,一家杀光,才答应分兵进击。

卢象升与高起潜各领一部,王朴与杨国柱、虎大威作为主战派,分在卢象升部下。

可分配物资时,却是卢象升部只给银子,让卢象升沿路购买粮草。

可高起潜派人,向各地官府不准卖粮食给卢象升。

几万人一路买不到粮食,王朴借机逃回山西。

加上这一次,王朴算是两次临阵脱逃。

历史上对于王朴的两次出逃,对其的评价都不好。

但钟君义认为,王朴两次出逃,都情有可原。

第一次出逃,是因为没有粮草,没有粮草还打什么仗。

事实上在京城分兵时,卢象升有五万兵马,就因为没有粮草。

到巨鹿时,兵马已经不到两万。

要不是大名府,及时送去上万石粮食。

这两万兵马,未必能走到巨鹿贾庄。

有人会说,为何这些事,历史上没有记载。

那是因为巨鹿一战,大名府的天雄卫 是真的一蹶不振。

要不是钟君义横空出世,天雄卫将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而王朴第二次出逃,此时大明数十万大军,被困在松锦一线长达半年之久。

能够逃出生天,就已经是万幸。

当洪承畴带着十几万大军被困,朝廷多次派兵营救,最后都只是添油战术。

如果说王朴第一次出逃算有过,这第二次出逃绝对是有功。

可偏偏第一次朝廷没把他咋样,第二次却要了他的命。

一直有人说崇祯最大的缺点是刚愎自用。

钟君义却认为崇祯最大的缺点就是好赖不分,功过不识。

卢象升死时,崇祯给了这样的评价。

“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何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卢象升,在朝廷敢和建奴对战,却眼睁睁的看着各个城池沦陷。

真打起来,自己却死了,显然是沽名钓誉,欺骗大家。

完全不责问背后一帮人拖后腿,反而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意思。

皇帝这样一评价,当时就有许多人愤然离职。

最着名的就是当时自告奋勇,去做赞画的杨应麟。

就连新科状元刘同升,都辞职走人。

这样的人做皇帝,难怪满朝文武都是木头人。

对于崇祯皇帝的优点,有人说他勤政简朴,有明君风范。

可忠奸不分,功过不识就算你再勤政简朴,也只能算是一个昏君。

随着松锦之战的失败,大明十几万精锐消耗殆尽。

大明随时面对满清骑兵叩边的威胁。

上个时空,满清是十月叩关,可去年钟君义让便宜老爹,拦截了八大皇商的上百万粮草。

满清能否支撑到十月,也是个未知数。

不排除建奴,有提前叩关的可能性。

钟君义想要把这次叩关的满清建奴全部都剿灭。

光靠现有的兵力肯定不够,至于大明的那些兵马,钟君义不想指望。

只能再一次征兵,一下子又增加了两万。

为了锻炼这些队伍,得有实战才行。

兵力太多,也要有心人给朝廷打报告。

于是,钟君义和新任的河南巡抚吴士讲说明。

让革左五营和小袁营,投降河南总兵陈永福。

裴守敬和丁维岳,继续去当流寇。

主要活动在滋阳一带,让阎应元、冯厚敦,带着滋阳的守备人马。

来几个猫和老鼠的游戏,两边加强训练。偶尔打击一些不良地主。

相比于陆军,钟君义更想发展海军。

可东明没有出海口,更没有战船。

想要重新打造,耗资巨大不说,需要花费的时间,恐怕也需要数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