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提督军务这种任命,薛文堂心里一百八十个不理解,不满意。

这种活为什么总让他来做呢。

薛文堂的脑袋都快炸了。

虞朝重文轻武也不是没有原因。

谁都怕武将割据自重。

唐朝藩镇割据的情况让后面的皇上都怕了武将的拥兵自重。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让人们明白造反还是手里有兵更容易。

皇上放心不下手里有兵的人。

朝堂上的文官嘴皮子再厉害,皇上也不担心他们能把自己从椅子上拽下来。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倚重文官,皇上睡觉踏实。

为了防止武将不听话,有时候就让文臣参与监督军事,用文官节制武官。

多数情况下会让各省的长官巡抚大人兼任一下提督。

但是这样也无法保证不会出问题。

有的巡抚拿着鸡毛当令箭,往死里压制镇守武将,导致武将和文官见面跟乌眼鸡一样。

有一年,有个偏远省份就出了一件事,武将和巡抚闹不和,巡抚仗着自己提督军务,没事弹劾武将。

结果那年因为灾荒,很多人活不下去,朝廷赈灾又没有特别及时,闹了匪乱。

也就是历史书上说的农民起义。

有匪乱了必须得围剿啊,结果武将们集体身体“不适”。

虞朝有规定,如果镇守一省的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或有其他情由,不能领兵作战的,巡抚可以临时代行兵权。

这是怕有的时候武将死了就人心涣散,关键时刻巡抚即便是文官,你也得领兵把仗打完了。

匪乱闹得气势汹汹,然后武将们都病得东倒西歪。

这个巡抚要是身段柔软一些,赶紧去负荆请罪,说点儿好话,让武将们消消气,估计这事儿也过去了。

结果这位仁兄头很铁,自己领着兵去平匪乱去了。

很不幸,被流矢射中,重伤不治。

匪徒一看,好家伙,把巡抚射死了,大快人心,气势一下子上来。

朝廷接到战报一脸懵,巡抚怎么亲自领兵去剿匪,然后还死了。

武将都死光了吗?

赶紧命令临省调兵镇压。

装病的武将也慌了,这老小子怎么这么不成熟,以为打仗是闹着玩的?

把自己搞死了,朝廷问责起来,这些武将必须跟着吃瓜落啊。

赶紧起来剿匪。

临省的将领过来一看,匪也没什么好剿的,怎么还把我们折腾来了?

匪徒一不过是被逼急眼的泥腿子们。

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出手,剿吧剿吧,也就完事了。

后来朝廷知悉实情,特别震怒。

文武不和,最后导致堂堂一个巡抚为乱匪杀死,大大地丢了朝廷的脸面。

上上下下,嘁哩喀喳地免官一群人。

后来在提督军务上,朝廷除了会让巡抚兼任外,皇上有时会从朝堂上选定自己认为合适的人员,到地方上走一遍,看看有没有军备松弛的情况。

避免出现地方上文武不和,最后两败俱伤。

问题是,一般会选择兵部侍郎担任这个职务。

长平侯就做过提督军务。

代替皇上巡边。

长平侯属于武官转文官,军营里面没有不敬重他的。

薛文堂就纳闷了,自己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死样子,为什么会被选择代替天子巡边。

好扯淡啊。

皇上怎么什么活都让自己做呢?

上次当个巡按御史,要不是菩萨保佑,都死得不能再死了。

这回又得去北部边境查走私的事情。

那群军队的大老粗,指不定怎么搞自己呢。

薛文堂整个一蔫头耷脑。

外人看来,薛大人又开始表演低调谦虚了。

皇上多信得着你啊。

都御史甚至琢磨了,自己正好可以跟皇上求个外任,做个地方大员之类的,赚几年好钱。

地方大员油水多。

自己当个都御史,看着老清正廉明了,实际上也挺羡慕人家当个巡抚总督啥的,能发财。

年纪也不小了,赶紧外放做个官,捞一笔之后退休。

自己这个都御史的位置,可以让给薛文堂去做。

到时候,薛文堂也算是官居二品。

别人心里面估计都是这么想的。

皇上如此信任薛文堂,应该是想让他的官再更进一步。

薛文堂心里可没那么多的想法。

当完这个破提督,从边境回来,干脆辞官。

告老还乡。

自己当个三品官,已经够知足的 。

薛文堂的大哥薛文山,每天都笑呵呵地,弟弟官做的大,他心里是真高兴。

以前给儿子请老师,有点名气的都托大。

自从薛文堂成了副都御史,一堆人给薛大人的侄子当老师,争着抢着。

薛嫔在宫里头也很受人尊敬。

马上要封妃了。

后宫不能没有皇后,还是把邹贵妃扶成皇后了。

不过薛嫔的儿子就不能在邹贵妃名下了。

齐王也就是新太子,养在了邹贵妃名下。

一个没有娘,一个没有孩子,这么做挺合理。

这样也是绝了新皇后认别的皇子的心思。

薛嫔的儿子还给薛嫔,由嫔升为妃,帮着新皇后协理六宫。

这一结果,皆大欢喜,永继帝特别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