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丫丫传记 > 第101章 至714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她外出前更加尽兴的玩个痛快,她开始强迫自己必须忘记时间、忘掉与现在无关的一切。

她和刘妈漫步跟在孩子们的身后,顺着北端的河堤一路行走一路比比划划争相描述着水面上闪耀着的多重色彩,以及在微风轻拂下的细柳给自己带来的欣悦感受,这是平时所不能及的。

趁着大人没在注意的时候,在波波沁科的带领下,弟弟和妹妹都学着的样子赤脚下到了已经有人的小河沟里,当刘妈发现这个情况正想前去阻止时,明智地娅琴对她摇着头说:“就让他们玩去吧。”

回到家中的时辰天已暗淡,还是女儿索菲亚最先看见了地上有个封封,她捡起来翻转看了一下就好奇的递给了妈妈,并且说:“这是谁丢在这里的。”娅琴接过来时也说:“这封面倒是不曾有过。”在她阅览内容时,刘妈已经领着孩子一起去清洗属于他们为数不多的战利品:鱼、虾、蟹、蚌时,难免就回味起今天的行程路径,稍后就自言自语的说:“这哪里是依着孩子,分明就是思念亲人了。”

信里的内容改变了她的常态,竟然让她出现了不知所措:这是一份来自市政府的邀请函,久违的大型舞蹈汇报演出破天荒的又要在大剧院里重新拉开序幕,时间不偏不倚正是她临行前的那个下午,她心里有数,届时一定会有不少军政要员、商贾名流都会在这一时刻汇聚到那里,然而,荣幸获得政府发放免费礼券的十五名幸运儿当中唯有一点不尽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当中只有娅琴一人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我不能或缺,我要感谢科迪洛娃曾经的引导。”缓过神来的她当下就就做出了接受排练的决定。

演出是成功的,谢尔盖-娅琴尼娜更可谓在这次活动中成了大出风头的全新人物,她的三次亮像足已打破了在这个舞台上的历史记录,在其中的一场四人舞蹈表演中,她的舞姿更是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更令大众羡慕不已的还是她在今年的首批新事物贡献奖中荣获了三等奖,多重光环就这么落到了她一人身上。在晚会谢幕前她还和演员们一起受到了领导人的握手留照。

一夜之间便让她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到了新环境,所有的一切对她而言依然还是那么的惬意和新鲜,尤其是见到了个大无比的冶炼炉、飞速转动下的皮带洗边机和那些超大的冲床、刨床和多种式样的车床时,喜形于色的表情久久未能退却,这都是她第一次所见。

参观过工厂的第二天她就和同伴们一起跟随教导员粗略浏览了一下这座崛起不久的工业城市,第三天便揣着一腔炽热投入到了火热朝天的劳动中去。

没过多久她便了解到这条流经工厂边缘的伏尔加河是这里的重要水运通道,它不仅与里海、白海、亚速海相通,还与这个国家原来和现在的首都相连接;这就促使她在工作的空闲时向老工人们询问起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或是已经被甩在身后的叶卡捷琳堡以及亚力托夫的家乡——奥伦堡。

在她的构想中,这些地方离这里都只有百来公里时,她的内心又平静不下来了,对此,一连几日人们都以为她是病了,而她坚称自己没有生病,依然照常工作,只是暴露出来的无精打采还是会引起别人的关心,逢到这时她就会说:“没什么,就是肚子有些不舒服。”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也证明了她的身体一切正常,工友们也就不便再行多问了。

毋庸置疑,最终还是自己克服了自身的致命弱点,打消了积蓄已久的无谓行程计划,避免了一次祸端。

到了满月过后的劳动总结出来以后,来这里学习的所有成员中没有出现一个拖后腿的,作为鼓励,工厂特意派员为他们组织了一次乘船前往十五世纪时消失的居民点、如今聚集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山城调换一下心境。

这里的古老景致就如童话书中里描绘的那般,如梦如幻,妙不可言。然而,娅琴在浏览之时又一次分了神,她无心观赏这尖顶的塔楼、圆顶的教堂和与色彩斑斓的环境不相匹配的服饰,以及蒙着黑色面莎行走的妇女。她把她的全部注意力都用在了这里有没有直接去往叶卡捷琳堡的火车和轮船上了。

回到宿舍之后,她才蜷缩在被单里责备起了自己:“你这是在想些什么!”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头的淤殇,又从报纸上获取的新闻里又让她再一次坠入了低谷,不过这一次的变化同事们丝毫也没在她的脸上查觉到任何变化。因为当地人不是很注意报纸上使用的激烈言辞:野心膨胀的日本人已经满足不了‘满洲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已于七月八日将魔爪伸向了华北平原……‘今后那里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她又开始担心起北端的两个弟弟了。

当她收到儿子寄来的第一封信时,她就骄傲的说了句:“这是我大儿子寄来的。”当时,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工人也透着老花镜向她眨巴着多看了她两眼,显露出来的笑意都是那么地耐人寻味。

随着报纸上的‘沦陷’一词的不断增多,当地人才开始谈论起这个弹丸小国里滋生的一定是一群野蛮人种。然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危机时刻,当地的报纸上却刊登出了一则只有当局高层才能读懂的报道——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与大日本帝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消息一出,纷纷议论从此产生。

到了参观学习快要结束的十二月中旬,中华民国的首都就已经落在了日本人的全面掌控之中。

由于新年将至的缘故,一行十五人做了令人满意的全方位操作、答题后提前一周回到了伯力。

接下来就是不断轮回的新年、东正教的圣诞节和谢肉节。

娅琴在多年一成不变的三个去处之外,今年也就新增了和十四名将会成为未来精英们的新同事,也是新朋友的相互往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每逢遇到篝火晚会或是假面舞会娅琴大多都会带上孩子们一同尽享欢愉,今年就不同了,有些场合虽是不被允许,有些场合则属于她的个人而为了,她在忙里偷闲的状况下不知不觉就帮助‘华工会’安排了两名从满洲来到这里急需前往莫斯科的华人,不过,来人对傅家甸的情况一点也不知晓,对此,她有些沮丧。而她自己却不知晓,正因如此缘故她已经受到了两国情报人员的关注,她的名字也已赫然被记录在了双方的档案薄里,幸亏她后来选择了教师职业才躲过此劫,幸免于难。

在一次拜访娜塔雅和她的儿女保尔-奥芙娜就要离开时,叶列维斯基闷声闷气地回到家中,他见到娅琴想说又不想地用手指点着她,在亲了妻子和孩子后还是说了出来:“我让你少管一些事,你总是不听,刚刚上马的拖拉机项目还不够你忙的吗?”娅琴哪里能理解出他话中包含有另一层含义,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在重新提醒她在在公众场合上说话做事都要有所收敛,把学到的本领发挥出来而已,就笑容可掬的解释了一番‘那都是推却不了’之类话。一旁的娜塔雅也帮衬她说:“她的精力旺盛可不是件坏事。”“难道你不知道在满洲替日本人做事的也有我们的败类?”这些都是在《真理报》上经常出现过的抨击语言,她当然知道,那是一帮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白俄军官,当然还有蒙古人和朝鲜人。

“我也听说了,那是日本人组织的‘侨民事务局’,这和‘华工会’没有一点关系”娅琴急忙加以澄清。

叶列维斯基白了她一眼后还是摇了摇头说出了‘切勿得意忘形’之类的话。一丝不安刻在了娅琴的脸上,娜塔雅对此还放开胆量数落了他。

伯力城引以为傲的日子是在冒着黑烟、四个大轮子碾压在石头铺就的大道上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开始的,欢呼的人群头顶着烈日挤在保罗大街的两侧争先恐后的都想最先见到妥夫斯工厂在这里生产出第一台大型拖拉机的风采。

一周之后,摩诃萨石油工厂也正式对外宣布远东地区的石油产品实现了自给。

娅琴也和其他人一样融入在这种高涨地激情之中,但她总是会在隔三差五的夜深人静时惦念起心里心外的两个男人,虽然心外的东平没有让她反感,也没有让她动情就这么满足了他,就是因为她不想责备他,念及他曾经忠心耿耿帮助过父亲、尊重过自己的爱人、对自己的弟弟和孩子也是疼爱有加,现如今,他又随从她的意愿为完成父亲的遗憾离开了这里。现在想起他来仍旧没有不好的感觉,即便说他当时的一时之坏,如今她也未必还有这样的知觉。

每当想到这里,断断续续的现象就会接连出现,不像游走到了亚力托夫身上就会出现恣睢缠绵,云雨团圆的现象,唯有此时她才会悄然被两种不同音容笑貌带着她进入梦乡,而不似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