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不记得那一段时间的事,贾宝玉言行举止与往日无异,除了更黏林黛玉。

可林黛玉现在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理他,她还记挂着季晴文,偏偏自己一急,身体更不好了。

急得紫鹃直抹泪,“晴雯本就有被怀疑施术害二爷,姑娘还为她加重病情,若是老太太知道了,她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林黛玉抹着泪,“她跟你一起长大,她会不会那些邪术,你们能不清楚?她就是性子耿直,替我出头,这才惹到了宝玉。宝玉他——”

真是太弱了,说几句就倒了。

那引薛宝钗也着实可恶,落井投石,让晴雯背了难以洗清的黑名。以后,只要宝玉不好,就可以说是邪术伤他,晴雯死也难恕其罪。

季晴文有了清明的药,加上体质变好,好得也快,堪堪在年前终于大好,偷偷溜到林黛玉房里,“我没事,林姑娘你不要担心,等找到了大师,我的冤屈就洗刷干净了。”

林黛玉见她面色红润,中气十足,这才放心点了点头。

这个年,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正月十五,林黛玉身子大好,季晴文也从下人房里挪出来了。

其实贾母不想轻饶她,只是义康王府的管家来拜年,说是听闻林姑娘生病,特送上重礼,还捎了份给晴雯。

贾母思虑再三,终究还是让季晴文继续跟在林黛玉身边。

正月十八,贾府来了一位年轻却又仙风道骨的道士,说是听得府中有异象,特来查看。

王熙凤大喜,贾母却已经不那么信任那些游方道士了。

连张天师都发现不了、解决不了问题,其他人能?

王熙凤道,“琏二爷在外面打听过了,这位谨为大师很有名的。京郊有个赵员外,几年前突然病重,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都没起色。家里的人不是病就是死,好好一个枝繁叶茂的家族,只剩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这谨为大师一去便发现,是他家的祖坟被人施了邪法,迁坟后,那赵员外养了一个多月,就全好了。”

贾母这才来了精神,“既如此,让琏二陪着,好好在宝玉屋里看看,若是可以,介绍他住到清虚观去,我听说修道之人最喜欢与人论道了。”

王熙凤点头,贾母这是怀疑谨为水平不怎样,所以让张天师检验他的水平高低呢。

王熙凤是相信琏二的,再说,年轻怎么啦?

自己也年纪轻轻,大字不识几个,这荣国府,不一样被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

换个人来,她能行?!

谨为在贾宝玉院里绕了几圈,没有发现什么。

贾母极为避讳那些脏污的东西,警幻的符篆早被张道士毁了,谨为想看也看不到。

季晴文看谨为不过二十出头,却一身正气,想了想,趁着无人注意之时,偷偷把截留下的警幻残符交给他。

“大师,老太太不让留着,你可千万不要说是我给你的,不然,我死定了。”

谨为看她小小年纪,一脸害怕,点头,“放心,这是我在少爷房子上发现的,与你无关。”

他说完,足尖一点,借力跃上院墙,上了房顶,看到的人无不惊讶。

贾母听说这道士有些功夫,便也来了。

谨为只看了几眼,脸色一变,凝重地看了看整个贾府的上空,静默片刻,准确地跃上了警幻曾经呆过的那棵树。

贾母来时,谨为正要进林黛玉的院子。

“大师,可找到小人了?宝玉怎么样?”

谨为道,“少爷这里没有大碍。听说这个院子是一位姑娘住的,可方便去看了?”

难不成这里问题更大?

贾母难以相信。

但大师脸色凝重,她亲自陪着进去,又让黛玉待在内室不要出来。

“大师,怎么样?”

谨为才绕着院子查看了一圈,贾母忙不迭问。

谨为面色越来越沉,“可否让在下一观姑娘面容?”

贾母心里一咯噔,真有人给林丫头施咒术?

她把闲杂人等都撵出去,又让王嬷嬷守着院门,只自己、鸳鸯、紫鹃、季晴文在场。

林黛玉很紧张,不知道为什么,她心跳得很快,死死拉着季晴文的手,不然,贾母也不会让她在场。

季晴文轻轻拍着林黛玉,“不要怕,没事的,这位大师很厉害。”

她越说,林黛玉身子抖得越厉害,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更害怕,死死咬着唇,泪水还是潸然而下。

谨为看清二人面容,脸色大变,下意识道,“你二人怎么会——”

他竟然看不清这二人的面相,明明两人就在眼前。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们的命格发生了变化,必定花期早逝的命格,破了,却前方未定,且有极有灵性的东西保护。

“大师,怎么啦?”贾母也吓坏了。

她的林丫头,不会真中邪了吧?明明宝玉好了呀,张天师也说黛玉这院子没问题。

院子是没问题。

有问题的人。

谨为问贾母,“府上可是得罪过邪师?”

贾母摇头,“我们府里向来乐善好施,从不欺人作恶。”

谨为想了想,“我看这姑娘不是府上的人,可方便去她旧日家中一看?”

“她家远在江南。”

谨为问,“可否把地址告诉在下,在下亲自去一趟。”

贾母问,“大师,我是她外祖母,她母亲已不在,有什么事,与我说也是一样。”

谨为却道,“这姑娘被人施了极为歹毒的术法,从残留的符篆便可以看出一二,只是到底是何种术法,还得等我到她家看了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