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声音,吴平仓刘芳娘张桂兰周大山他们都在,气氛正好。

吴静秋走进堂屋,见着屋里的人个个喜笑颜开,“可是有什么好事?”

“秋儿,你回来得正好,可不就是喜事么,你大山叔今儿去镇子上逛了逛,发现卖果子的人不多,主要是卖枇杷的占多,也有卖樱桃的,但是品相比起从山上找回来的差多了。”

她笑问周大山:“那岂不是可以去镇子上卖樱桃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大山满面春风,“是嘞,我正有此意,我在街上问了一圈,好的枇杷卖五六文钱一斤,稍次一点的三四文钱。

卖樱桃的少,个头小,说是年初那会儿霜冻得厉害,今年的收成普遍不怎么好,好一点的三文钱一斤,次一些的一文钱一斤。”

“枇杷可以当果子吃,还有治疗咳嗽的功效,能当成药吃,所以卖得贵一些。

我打算今儿跟天诚再去山上找找,没准儿能找到野生的枇杷,顺便再摘点樱桃,明早拿去试着卖卖看,若是能赚点钱,继续再来。”

吴静秋抓到关键点,“下午要上山?”

她眼含期待地看向吴平仓跟刘芳娘。

有一段时间没上山了,她想上山采蘑菇,去周天诚所说的那片竹林挖竹笋。

对于上山找山货,她一向是没有抵抗力的。

早猜想到女儿的小心思,刘芳娘笑得宠溺:

“我才跟平仓哥商量呢,已经说好了下午你跟着青木青阳天诚他们上山,我们继续一边翻地一边把玉米种下。”

“哇,太好了。”吴静秋十分开心,提及刘青阳他们,她这才反应过来,“怎么没看到青阳哥玉英他们?”

“看完池塘以后,他们上山去捞红虾了,过了午时应该就回来了,时间还早,雨也停了,我去地里翻地。”

吴平仓扛上锄头就走。

周家近来手头稍宽裕了点,周大山今儿新买了了些菜种子,他也扛起锄头去地里了。

临近午时,吴静秋刘芳娘张桂兰三人准备做午饭,好让在外操劳的人们一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下雨天比较潮湿,不利于修房子,只得暂时停工,看这几天什么时候天晴了才复工。

不用做工匠们的饭菜,多少清闲了点儿。

就着昨天周天诚在山上溪里抓回来的有二三斤的鱼,吴静秋把它们斩成鱼块,用坛子里捞了些泡菜出来煮酸汤鱼。

她看了看前段时间腌的酸菜,有大半坛子,色泽发黄,散发着诱人的酸味。

“酸菜腌好了,又可以做饺饵吃了。”

吴静秋喜滋滋地说道,她想起地里的用木桶盖起来的韭菜,细算了一下,已经盖了有十天左右了,在此期间,没有抬起木桶看过,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她琢磨着等再过几天掀开来看看。

在柜台上切东西的张桂兰道:

“是有一段时间没做饺饵了,晓雪近来念了几次,正好大山哥今天买了猪板油回来,中午熬猪油渣,晚上包饺饵。”

刘芳娘娘俩都说好。

饭菜即将做好,周天诚刘青阳他们回来了。

从山上回来,又是雨天,山路泥泞,他们每个人的鞋子都搞湿了,回家之前,还是在河边把脏污的鞋子大致擦了擦,不然根本没眼看。

几人就着吴静秋打来的两盆温热水洗了手,然后到厨房里烤火,顺便烤烤鞋子,虽说都还有一双可换的鞋子,但天气不好,他们不想再把另一双也搞脏了。

围在灶边烤火,周玉英跟刘青阳的话匣子就此打开,像倒豆子一般,说起上午的经历。

“下了雨,溪里涨了水,好多红虾跑到岸边的浅水区域,要么是爬到水香菜上。

我们捞的途中,前后来了两拨人,他们看到溪里有鱼,激动得不得了,但是他们不怎么聪明,只用背篓网到了几条鱼,他们看到我们再捞红虾,过来询问,还好青木哥反应快,说是弄回去喂鸡鸭的。

我们还弄了一桶石螺,他们听了也就信了,没再多问,不过我这心里实在是不放心,万一他们也发现了红虾是可以吃的咋办?”

周玉英说得一脸忧虑。

把最后一个炒青菜舀到碗里的吴静秋微愣了一下,神色如常。

刘青阳却不怎么在意,“玉英妹子,他们就算知道,未必动作有我们快,谢谢看,一上午的时间,我们起码捞了上百斤的红虾回来投放到池塘里。

再者是他们知道了红虾可以吃,能做得像秋儿妹妹那般好吃吗?”

刘青木赞同道:“青阳说得有点道理,红虾不像河虾,它会夹人,具有攻击性,一般人第一时间不会想到它是可以吃的。”

他们讨论着,刘芳娘跟张桂兰也插了几句话,唯独周天诚从始至终没有说话,安安静静坐着烧火烤火。

舀菜的吴静秋抽隙瞄了两眼周天诚,就见到他周身沐浴于暖黄光晕下,那份暖意柔化了那从外归来,在山林间被冷风潮湿浸润过,略带有些冷峭的面庞。

吴静秋把舀好的菜放到灶上,还烧着火,放上面能保温,“是啊,玉英,别担心,下午我同你们一起上山。”

话音刚落,她察觉到一直没有反应的周天诚倏然抬起头,眼眸直直朝自己这边看来。

吴静秋正犹豫着要不要移目去看看是不是自己感应错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周玉英因为高兴,一下子站起来抱住了她,视线挡隔住了。

恰在此时,吴平仓周大山回来了。

要吃饭了,刘青阳他们的鞋子还没烤干,脱下来穿上干净的,湿的继续烤。

两家人吃完午饭,收拾收拾,都围在厨房里坐着聊天烤火。

坐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午时末,吴静秋几人带上家什上山,吴平仓刘芳娘留在家里下地干活,吴静冬照常去牛家学习药理。

一段时间不上山,吴静秋看什么都觉得稀奇。

山上气温更低,到处湿漉漉的,苍翠山林间雾气缭绕,景色宜人,宛若人间仙境。

虽然天气不好,但山上的人不少,都是来找蘑菇找野菜的。

上山的路上,吴静秋他们商量好了,先去那片松树林找松茸菇,再分头去竹林挖竹笋摘樱桃,最后才去溪边捞红虾回家。

安排得满满当当。

山下和半山腰人多,沿途没什么可采摘的,吴静秋他们直奔林子山腰上更深处的松树林。

到了松树林,众人分开开找。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不止松茸菇长出来了,青菇红菇鸡油菇也长出来了,凡是看到的,他们都给采了,唯一可惜的是雨下得不久,大多数菇不大,小的都留着让它们继续长。

附近的蘑菇都采完了,由周天诚在前面带路,前往竹林。

竹林在另一边的方向,一路过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藤蔓野草丛生,前头的周天诚边走边拿砍刀开辟出一条可供一人走过的小路。

步行两刻多钟,终于到了远离尘世喧嚣,幽谧的竹林。

过来的这一路路况复杂,要不是有周天诚带路,吴静秋他们觉得他们是找不到这里的。

受雨水滋润过的竹子更显翠绿,一阵风吹来,翻动的竹叶宛若起伏不断的绿色波涛,竹叶摩挲,发出悦耳动听的簌簌声,渺渺落叶随风而飘,抖落下竹子上的点点水滴,时而还有水滴落在叶片上发出的清脆响声。

除了周天诚,其他人首次来到这儿,皆不自觉地沉沦于眼前这既充满生机活力,又美妙绝伦的景色之中。

还是冰凉的雨滴滴到脸上,他们才慢慢回过神。

“樱桃树在那边,我跟天诚大概在一个时辰后回来,你们就在竹林里挖竹笋,不要乱走,走远。”

周大山不放心,对着张桂兰和刘青木刘青阳细细叮嘱了一番。

目送走周家父子,吴静秋他们原地展开找笋行动,完全不用刻意找,这片竹林很大,加上下了雨,随处可见冒出了头的竹笋,有的隐隐破土。

吴静秋来到一棵竹笋前,讶异道:“这里的竹笋是另外一个品种的。”

笋子是长的,下面较粗,越往上越细。

他们平常吃的是那种圆圆胖胖的竹笋。

“这种笋子不用挖,直接用手这么一掰就能弄下来了,你们看。”

刘青阳现场演示,大手握住一棵竹笋的中部,再用力转着一掰,听得咔嚓一声脆声,完整的一棵就这么掰下来了。

周玉英现学现卖,轻松也掰了一棵,“哇,这种感觉也太爽了,比挖竹笋更好!”

吴静秋有样学样,还没怎么用力,便掰下来了,拿着它凑到鼻端一闻,是股清新的竹香,没闻到像那种胖竹笋的涩味。

掰了几个,几人逐渐上头,越掰越多。

不一会儿的功夫,掰得起劲儿的吴静秋看到背篓快装满了,朝其他人提议道:

“一部分去除掉笋壳吧,拿回去过一遍水,能放两三天的,不去笋壳的装到麻袋里。”

他们先掰了一堆竹笋,把几个麻袋装满,然后一起把那堆竹笋去壳,处理好的笋子是白净中透着绿意的,放到了背篓里。

四背篓竹笋弄好,林子里光线越渐昏暗。

张桂兰望着周家父子离开的方向,眸子里染上几分担忧,“应该是申时中了(16:00),没有多的东西装竹笋,我们就在这儿等他们回来。”

几人用竹笋铺在地上,坐在一起等。

等了约一刻钟,有动静声传来。

刘青木刘青阳同时手握砍刀,戒备应对。

待看清来者是周家父子,坐着的几人同时站起身。

背着背篓的周大山走过来,笑吟吟地看着张桂兰,“走吧,回去了,顺便去溪边捞点红虾。”

时间不早了,加上是阴天,天色暗得早,他们得抓紧时间往回走。

回去到那条小路,走在最后面的刘青木刘青阳两兄弟把小路两边的杂草拨弄掩盖好他们来过的痕迹。

下山去溪边的途中,他们边走边聊,互相分享收获成果。

周大山说他跟周天诚摘了两背篓樱桃,约有六十多斤。

张桂兰说他们掰竹笋掰了一百多斤。

竹笋含水量多,煮一遍水会缩减一些。

除了樱桃和竹笋,今天他们还找到了一些蘑菇,野葱。

周大山夫妇俩琢磨起明天卖樱桃,把蘑菇和竹笋也弄一些去卖。

吴静秋找机会,插了一嘴,“大山叔,婶子,松茸菇我建议别卖,到时候做成鲜香粉会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