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266章 姚世安的眼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静江是一座不屈的城市。

历史上,德佑元年(1275年),阿里海牙率兵进入广西,七月招谕广南西路静江府大小官吏,令其出城投降。

守将马墍坚守静江城长达三月之久,最后巷战中负伤被俘,以身殉国。部将黄文政、张虎等皆死于鞑子之手。

部将娄钤辖更是以250名将士与月城同归于尽。

所谓月城,就是城门外两侧的半圆形瓮城,其作用就是为了拱卫城门。

静江西南方向的严关,自古就是“重险”之地。“两山壁立,中间通道。”楚粤之咽喉。

严关失守,静江不保。

“来人。”回到静江府衙,坐在书房里的姚世安对着门口的护卫喝道,不怒自威,中气十足。

“属下在!”一名校尉走进来回道。

“传令下去,着各处守将严守城池,封锁各处关隘、险地,以防备宋军偷袭。另外让静江路各地密切打探消息,一旦发现宋军踪迹立刻上报,不得有误!”

当姚世安查看战场情况的时候,就明白这绝不是一股普通的宋军,而且人数也不会很多,但个顶个的绝对是千里挑一的人选。

姚世安本人虽然为人所不齿,但其数十年征战,戎马一生,对战场的判断力还是有几分眼色的,绝不是酒囊饭袋的存在。

“卑职尊令!”校尉退出房间,集合人马,分头传达姚世安的军令而去。

看着校尉带人离开,姚世安目视门外,表情凝重,一时间陷入深思之中。

如今广南东路已经全部沦陷,以南朝目前的实力直接去攻打朝廷重兵把守的荆湖地区那是去找死。静江路则紧邻广南东路,常言道远交而近攻,莫非南朝皇帝想要图谋西南?

自古以来想要进入四川,无非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从长江水路入川。走这一条路线有个前提,荆襄地区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第二条路是从川陕周边走旱路进入四川。

第三条路是从贵州走旱路入川。(贵州在宋朝主要属夔州路管辖。)

难道说南朝小皇帝想要进入四川?图谋占据长江上游?

第一条和第二条路南朝是别想了,南朝倘若想要进入四川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走广南西路再到夔州路。

以四川为后方,广南东路为核心,配以广南西路、夔州路形成扇形防线,进而图谋整个长江以南?

“来人,把地图挂起来!”越想越觉得可怕的姚世安大喝一声。

巨大的地图被挂在墙壁上,姚世安站在地图前面久久不语,陷入沉思之中。

手下的参议们则躲得远远的,生怕惹得上官发怒,殃及自身。

姚世安环视着巨幅地图。

静江、夔州、成都,这些地方倘若被宋军攻陷,长江上游则尽归南朝。

再往上就是连接川陕地区的位于陕西境内的几条通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这些古道只需要在路口筑城,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姚世安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连接川陕地区的几条通道,想到自己当年也曾在巴蜀大地抗击过蒙元。

在这里,宋蒙可是反复争夺了数十年之久。

“呸!”

这哪是投降,这叫弃暗投明。

老子不是投降,都是你们逼我的!

姚世安一脸苦笑,莫非这就是天意如此,造化弄人?

阿术这个蠢材,二十万大军竟然被南朝小皇帝打的屁滚尿流!老子本想背靠着蒙元这棵大树,在家读读书,听听曲,老子容易么?

姚世安在内心深处把阿术、李恒等人的十八辈祖宗都招呼了一遍。

“蒲寿庚你个老不死的玩意儿!”一想到整个泉州船厂被南朝梳理一遍,姚世安的怒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踏马的,小皇帝也不会轻易饶了自己,南朝那边是回不去了。

荆襄地区是朝廷的防御重镇,小皇帝才几万人马根本无力北上,广南东路刚吃掉,如今把目光又盯上了静江路,这明显是吃柿子拣软的捏啊。

哼,小皇帝也不怕噎死!

不行,这花花世界,荣华富贵还没享够呢。决不能坐以待毙,趁着宋军还没有准备妥当,还需要未雨绸缪啊。

只有南朝彻底灭亡了,自己才能睡着舒心啊。

“宋参议!”姚世安猛地大喊一声。

“属下在!”书房里,一名头发有些虚白的男子听到喊声,身体猛地一哆嗦。

“你认为南朝小皇帝派人进入静江路有何用意?”姚世安站在地图前面,背握双手,头也不回的问道。

“属下愚钝,南朝小皇帝或许是想在静江路制造一些混乱吧?也或许是声东击西。”男子对着姚世安的后背拱拱手,说道。

“哦,声东击西?这是何意?”

“回督官,属下猜测南朝小皇帝想要北伐,进攻江西、江浙行省?图谋收复南朝旧都,以便震动天下。”

“你先出去吧。”姚世安一摆手,说道。

参议如蒙大赦,亦步亦趋地走出房门。

“哼!震动天下个屁!”姚世安对于宋参议的话鄙视至极。

以南朝这点实力,就算收复了临安又能如何?长江上游,中游都在天朝上国手里,水师沿江旦夕可下,岂能守得住。

朝廷怎么就养了这么一群废物!

姚世安的目光再次向长江下游扫去,被一个地方所吸引。

采石!

这座位于后世安徽马鞍山市,看起来小的平淡无奇的渡口,见证了两千余年的金戈铁马,风风雨雨。

“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者十之九。”

采石矶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距离金陵不过一百余里,而且此处江面小岛众多,江面就显得相对狭窄。

和江北一马平川的历阳(今马鞍山和县)隔江相望。

从三国东吴时期,采石就异常重要。南北政权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冲。

晋灭东吴,隋灭陈朝,北宋灭南唐,基本都是一个套路。

曹彬更是利用江面狭窄,小岛众多的地形,用一座座浮桥将长江南北直接连接在一起,供大军通行。

“嘶!小皇帝所谋甚大!”

姚世安倒吸一口凉气!莫非小皇帝如自己猜测的那样,意图先占据长江中上游,然后水陆并进夹击江南腹地?

进而以长江为界,厉兵秣马,再图谋中原?

姚世安想到长江水面上朝廷那几条破旧战船,又想起泉州数千条战船全部被焚毁,而主上忽必烈正在抽调北方战船准备远征倭国,顿时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真真不寒而栗。

没有船,拿什么守长江。

不管是江面河道,还是大海之上,朝廷都完全处于下风啊。

“狗贼蒲寿庚误国啊!”

姚世安怒骂一声,转过身来,看着盆中的熊熊炭火,却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暖意,不由自主地把身上的裘皮大衣掖得更紧一些。

良久……

“来人,笔墨伺候!”

姚世安觉得自己应该给湖广行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史格大人写一封书信。

书吏闻声,赶紧走进书房,一番忙碌之后,笔墨纸砚准备停当。

姚世安端坐在桌前,拿起毛笔,思量一番,洋洋洒洒上千字一气呵成。

这是一封写给史格大人的私信,信中开篇对史大人一番猛夸,然后把自己弃暗投明比作人生最英明的选择,一再强调自己会为朝廷效犬马之劳等等。

紧接着把宋军的偷袭以及自己如何发现敌情,如何身临前线,如何沉着应对,如何调兵遣将,更是下令封锁各处要地等等写得详详细细。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撇清关系。

就比如姚世安的小舅子明明是出门打谷草的,书信中的张校尉却被写成了公然违抗军令,擅自出击以至于中了宋军埋伏。更可恶的是此人于大战之际不思报效朝廷,而是在混乱中抛弃将士孤身逃跑,令朝廷兵马全军覆没。

紧接着便是姚世安本人如何大义灭亲,将其斩首示众,明正典刑。

写得大义凛然,浩然正气,相当精彩。真是人见人赞,鬼见鬼磔……

汉语博大精深,不但要写得自己没有错,反而还有功,还特么的是大功一件。

同一件事情,就看你怎么描述了,简直是妙不可言。

再后面就是把自己的猜测,而且仅仅是猜测写得忽明忽暗,相当隐晦。

半个时辰之后,姚世安放下毛笔,拿起自己的书信摇头晃脑阅读起来。

“嗯,不错。”

姚世安对自己的文笔还是相当满意的。

通读下来,如行云流水一般。

书信中引经据典,高举大义,可谓妙笔生花。该突出的突出,该隐晦的隐晦,简直可以流芳百世的存在。

“没想到本督官不但会打仗,还能写文章,说不准哪天出将入相也未尝可知。”姚世安暗自思索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一时间表情颇为得意。

取来一个信封,把书信装进去,亲自点了蜡封,盖上私章。

不多时,待到蜡封、印章已干,一切准备停当。姚世安对着站在门口候着的宋参议说道:

“宋参议,你即刻出发把这封信送往潭州,亲手交给平章政事史格史大人。记住,不可出现半点差池,否则军法从事!”

姚世安冷哼一声,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府中的参议,心中暗骂,真踏马的是干啥啥不成,吃啥啥没样的废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