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6章 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军政情报机构建设。

如汉朝,汉武帝时期,设置专门的情报部门,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可代天子行事。 称为“绣衣御史”。

到了唐朝,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或“不良人”,其统领称为“不良帅”。

到了宋朝,设置了更加专业的特务机构“武德司”,后改为“皇城司”。

宋朝的“皇城司” 负责宫禁护卫,刺探情报。“皇城司”直属于皇帝,为皇帝爪牙,权柄甚重。它的性质更类似于明朝的的锦衣卫,颇受当时官员、士绅阶层的忌惮。

两宋期间战争不停,使得这段时期的间谍活动极其活跃。

间谍的身份也变得纷繁复杂,遍及各行各业。小商、小贩、僧道等,甚至是敌国的将领、妻妾。更甚者出使外国的使臣,都有可能是间谍。

到了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大名可谓人尽皆知。

西厂,全称“西辑事厂”,成化十三年,即1477年设计,存在时间较短,但其权利远远超过东厂。“西厂”因群臣反对,朱厚照正德五年被迫将其撤销。谁反对?为什么反对?这就很有意思了,耐人寻味。

朱家老四在永乐年间设置东缉事厂(东厂)。王振、刘瑾、冯宝、魏忠贤都曾担任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人称厂公。

各位书友们可以没听说过赵昺,但绝对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公公。

从三杨时代天下粮仓归属权的变更到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其实就是文官集团持续打压皇权的阴谋。

这帮文臣在土木堡一役中,一举成功坑死了老朱家的筋骨。从此彻底掌握了朝政,开始了两百余年的“以文制武”。

明朝还有一位权臣,权势滔天的大将军。亲自率大军北战蒙古、南平叛乱,加封为威武大将军,官拜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进爵镇国公,可谓是战功赫赫、权势滔天。打得蒙古小王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坠马而死。

然而在这位大将军死了之后,据史书记载,明朝、蒙古双方十数万大军,排开阵势,冲在一起混战砍杀数日之久。

战况如何?据载蒙古军队共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可笑吧?

还不如马井格勒战役惨烈!

这位大将军,终日躲在军营里面上班,最后还是没能逃过一劫,落水而死。

明朝除了太祖和老四,其他的想染指兵权的都落水了。

要么去炼丹,要么不上朝,这两位可是人精的很呢。只因为不想看到那些嘴脸。到了天启,年轻的皇帝准备大有作为一番,紫禁城水池里划船又踏马的落水了。

崖山海战,二十万人齐蹈海,华夏文人的脊梁被折断了。

剩下的都成了朽木为官,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奴颜婢膝之徒。

书友们,大家可曾想过为什么明朝文官、士绅都不喜欢朱家皇帝?

因为他们怀念元朝。

这又是为何?

因为包税制,因为元廷把收税的权力下放给色目人、投降的金国、宋朝官员士绅。他们向谁收税,收多少,全靠心情。这踏马的是特权,是铁杆庄稼啊。

朱太祖洪武年间,爆发的南北榜案,本质上也是文官利益集团对抗皇权。刘三吾让北方考生全部落榜,糊弄老朱到了何等地步?自明太祖至永历皇帝,贯穿整个三百年大明王朝。强悍如老朱那样都不能消灭这种现象。

讲个故事,朱重八年少时,给地主家放牛。突然一群少年讨论皇帝老二吃什么,一帮小伙伴你一言我一语。说大元皇帝一顿吃三个白面馍馍,刚说完就被其他人弹个脑瓜。说你这傻缺,皇帝老儿一顿吃五个白面馍馍,然后再扔五个白面馍馍。

老朱登基之后,也是穿的布衣,吃的面条就大蒜。崇祯更惨,衣服里面都是补丁。

嗯嗯,圣清旻宁衣服也是打补丁的,于是百官纷纷效仿。

……

碙州行朝勤政殿。

“众卿家,时间紧迫,都回去做好准备吧。”赵昺看着四位重臣说道。

“臣等告退。”四人起身拱手说道。

“兴王,你留下来。”赵昺看了一眼赵与珞说道。

“臣遵旨。”赵与珞说道。

待到陆秀夫、张世杰、曾渊子离开后,赵昺喝着温开水,对赵与珞说道:“兴王,坐着说。”

“多谢陛下。”赵与珞半个屁股坐在小锦墩上。

“兴王,你我都是太祖之后,今国事艰难,大宋风雨飘摇,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唯有你我不能降。赵宋若灭,天下之大绝无你我容身之地。这个时候,朕需要兴王的支持。”赵昺望着赵与珞缓缓地说道。

“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赵与珞回道。

“皇城司,已经烂了,烂透了。所谓不破不立,朕准备成立新的情报机构,就叫做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为天子亲军。兴王你就做第一任的都指挥使,兴王是为特例,后世亲王不可担任此职。”赵昺说道。

“这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掌天子仪仗、驾侍、宫禁。朕赋予锦衣卫巡察、缉捕之权。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设指挥同知二人分管南北镇扶司。其他设镇抚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为校尉、力士。”

“南镇扶司主管军纪、军民档案、生产生活、治安巡视等,并监察锦衣卫。北镇扶司主要从事对于北方和大宋境内的侦察、情报、逮捕、审问等事宜。北镇抚司下设诏狱,稽查百官,纠察不法,抓捕人犯,震慑宵小。锦衣卫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站立在身边不远处的李邦宁连忙走过来给赵昺续上热水,然后又给对面坐着的赵与珞添了些热水。

“兴王,这锦衣卫纠察天下,替朕整治吏治,替大宋搜集情报,替百姓鸣冤。权力甚大啊。这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锦衣卫切勿以身试法,行事当要以律法、君命为准则。”赵昺语重心长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身为大宋宗室,太祖之后,此国难当头,定当恪尽职守,精忠报国,以恢复我大宋河山。”赵与珞说道。

“如此甚好,困境之中兴王当以社稷、百姓为重。然,朕说的也未必周到,兴王回去之后可以写个札子,替朕好好思量一番。卿不负朕,朕决不负卿。这是朕对兴王的承诺。”赵昺看着赵与珞,郑重地说道。

(札子,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称为呈状、奏疏、题本、奏议。奏折是满清的,奏折也称折子,始于满清顺治年间,至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陛下肺腑之言,臣谨记在心,请陛下放心。臣期待着有朝一日,我大宋能收复失地,陛下带领臣等中兴我大宋。”赵与珞站起来弯腰拱手道。

“如此甚好,时间不早了,兴王回去好好思考一番。”赵昺说道。

“臣遵旨,臣告退。”赵与珞对着赵昺拜了一拜,退后两步,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