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喧嚣的烟火 > 第153章 挖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要发他们的米厂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林溪的窑厂也准备提上日程了。

林溪是会做窑的,这几年在外面做工,也是学了几门手艺。

他和李婉打算先从小规模做起,毕竟人手不够,就他们夫妻二人,打算先做一个土窑起来,看看两人忙不忙得过来,如果能够应付得过来的话,再建第二个土窑。

先是在林家村对面山上选了块儿向阳的荒山坡准备挖窑。

反正荒山坡目前是无主,他们也征求了村里的意见,看村里能不能允许他们去开荒。

对此村里巴不得呢,村里也想大家伙甩起膀子加油干。

分田到户这两年来,仗着林家村老祖宗们当初建村的时候,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林家村很多人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

觉得只要他们稍稍动动手指头,好收成就会巴巴地向他们涌来,哪用得上像那些个没什么好田地的村子那样非得整天趴在田里绣花才能绣出点收成来。

所以对于分田到户这个政策的落实,说实话,林家村不少村民还是有一些人内心深处对此是嗤之以鼻的。

村集体大锅饭公有好好的,为什么要各自负责各自嘛,咱村里这么多田地,大家伙一起干不比单干强吗?

正是因为怀着这种心态的人不少,林家村这两年并没有形成抓紧搞生产的气候。

也是在这两年即将过去,林家村人这才恍然发现自己与别村已经拉开距离了,被别村甩在后头了。

曾经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反倒成了自己躲懒的借口。

而别的村,比如张家村,那个村子背靠山,离河流远,取水不便,良田少,人家却愣是在张要发无形之中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了。

没有良田?没事,张家村不是靠山嘛,那就发展山林经济。

引水不便?那也不怕,张家村就发展耐旱的产业,比如种麦子,油菜,瓜果,等等。

林家村人眼瞅着张家村生生将劣势转变成了优势,只要不躲懒,张家村那些个勤快的人家一个个日子都过上来了。

林家村村里对于像林溪这种愿意摸索谋发展的后生都喜欢的很,只要他们愿意干,村里乐见其成,都会给予能够给的帮扶措施。

不就是要一块儿还未分配的荒地嘛,还是他们自己去开荒,这种好事还不赶紧答应更待何时?

要知道这片荒地之所以成为荒地,还不是因为无法有产出,如果挂在自家名下,还得上交田亩税。

这就是块不受待见的烫手山芋。

现在好了,有人愿意开垦,村里又多了能够使用的旱地,只是挂在林溪名下的承包期间村里不能收回而已,终究这是属于村里的。

于是村里很是爽快地同意了,并表态林溪开垦出来多少就都算林溪名下的地,林溪可以一直使用。

于是村里与林溪两方一拍即合,一个需要将荒地变成村里可用的地,一个需要用来烧窑的场地,两方达成了简单粗暴的共赢,姑且算是实现了双向奔赴。

村长林勇如今已经不能再一言堂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即便心里再怎么不愿意村民们的日子好起来,那他也得夹起尾巴做人了。

林家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在整个青山大队的村落里垫底了,他要是再不想办法帮助村民们谋发展,支持村民们谋发展,他这个村长的位子也算是坐到头了。

更何况现在村委里有不少人都有话语权了,他的意见并不能一锤定音。

烧窑的场地问题解决了,林溪信心满满。

接下来就是挖窑了。

先是在向阳位置选了一处山坡,然后划出了一个直径约五米的圆圈,再在圆形上往下挖差不多四米左右的深度。

到最后形成直径约五米左右、深度约四米的宽口径大坛子形状。

再在大坛子的底部用二十一块能够承重的多孔砖均匀地紧密地排成几个竖列不规整地立起来,保证最上面一层在一个水平面上。

然后在这个多孔砖形成的水平面上铺上一层土砖,这一层土砖与土砖之间又按照东南西北呈对角形均匀地留出八个孔。

这一层土砖上面是用来放瓦的,土砖下面用来烧火。

其实承重主要是靠这二十一块多孔砖完成的。

这样大坛子内部通过预留了八个孔的那一层土砖以及二十一块多孔砖,实现了从上到下是相互贯通的。

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坛子底部洞里的火烧起来后串到坛身里各处的瓦坯上,进而确保每块瓦都能均匀地受热被火烧着。

在大坛子的底部挖一个长度约五十公分、宽度约六十公分的长方形的洞口直接连通至大坛子的底部,这个洞是用来烧火的。

最后将洞口用石头套好夯实。

这样,这个洞口就成了用石头做门框的洞了,用于应对刮风下雨的天气。

大坛子的整个外围坛身要用古皮砖砌一层,以巩固大坛子的坚实度,同时也是为了加固大坛子的密封性,保障烧窑时热度不往外散。

按照大坛子这样的容量和承重量,一坛子窑可以一次装两万块瓦片。

如果烧成功这样的一窑瓦,按照时价,一片瓦卖两分钱,两万片瓦就可以卖出四百元钱,这样算下来这个小本生意还是有赚头的。

不过能不能赚到钱,暂时还不在林溪和李婉俩人的考虑范围内,俩人还在琢磨着窑厂的基建。

上述工序只是将窑身做好了,这是窑的主体部分,还有附属部分缺一不可。

其一便是做田。

这个活计非常辛苦,费时又费力,得从山下自家水田里一担一担往山上挑泥巴。

水田做在大坛子旁边,水田的四周同样跟其他水田一样要做田埂子,用于储水和放水方便。

水也需要一担一担往山上挑,倒入水田中。

待到大坛子里的瓦连续烧了一天一夜后,就需要用洞里面的草木灰死死地封住洞口,不让空气进入。

另外,在烧瓦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火从大坛子的顶部窜出来,需要在大坛子的顶部用瓦片盖住。

待得火烧完后,需要在大坛子的顶部瓦片上添泥土,一直到与旁边做的水田在一个水平面上,与水田形成一体。

然后在连接水田与坛顶部的泥土之间的田埂子上用细铁丝稍微戳出几个小孔,让水田里的水慢慢沁到坛顶泥土中。

又通过坛顶的泥土慢慢沁到坛子里的瓦片中,每沁进去一点水,在封闭的高温环境下立刻蒸发成水蒸气。

慢工出细活,在三天三夜的时间效应中,坛子里面原本被烧得红彤彤的瓦片,与水蒸气、空气、高温、密封等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激烈撞击,充分融合发酵发生了化学反应。

经历了七十二小时的化学反应后,最后由红瓦变成了富有一定底蕴的青瓦。

就好比一坛埋藏在地底下的老酒,岁月沉淀得越久,这老酒的味道就越醇香。

却又好比经历了岁月沉淀到了四十岁阶段的人一样,老话说四十不惑,不惑之年,褪去了青涩,磨平了棱角,沉稳了心性,历练了未知。

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让人舒适的平和之感,岁月积累下来的人生阅历与平和面对未知的淡定坦然又是那么巧妙地融合,这种状态让人心之向往。

窑的附属部分之二是需要在大坛子附近开垦出一块儿比较开阔平整的半亩空地,用来晒瓦和存瓦。

整个空地需要匀出一半的地方搭棚子,用于存瓦,以防雨雪天气。

另外一半地方裸露在阳光下即可,用于晒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