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到灾年,冲喜娘子赚麻了 > 第284章 与刘成义合作,流民涌进安平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4章 与刘成义合作,流民涌进安平县

“说起染布,我们刘家绝对是昭京一绝。”

“除了苏州的苏家,定州的孔家,岭南的王家,霁州的赵家,就是昭京我们刘家。”

“至于永州,我等听都未曾听过。”

说起这个,两名护卫一脸与有荣焉,傲娇的跟开屏的孔雀。

刘成义也觉得,宋夫人一介农女,哪里会懂得染布,但转念,他就想到沈记酒楼菜谱上的画册。

画册所用的颜料他从未见过,而这种颜料,也能制成染料。

如此鲜艳的颜色,染出来的布,又将是何等惊艳,他才会那样动心。

刘成义目光灼灼的看向沈柠月,问出心中的疑惑:“莫非,宋夫人已经掌握染布的技艺?”

沈柠月没有隐瞒,直截了当回他,“目前还没有,但是,也快了。”

她在空间里不知染出多少匹布,但在外头还从未尝试过,她不能把话说的太慢。

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成义眼睛一亮,提议道:“那宋夫人可需要人帮忙,我可以为宋夫人提供染匠,帮助宋夫人尽快掌握染布的技艺。”

这倒不是他有私心,也不是想窃取宋家的染布技艺。

就是觉得自家的染布技艺,加上宋家的织布技艺,不说能超过岭南的王家,也一定能媲美霁州的赵家。

明年的锦绣大会,刘家也有资格争一争,四大锦绣的排名,如此,刘家就可以扬名天下了。

关于染色花的事情,沈柠月还不想这么快的传出去,一口回绝道:“染匠就不必了,我的提议,刘公子可以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宋夫人的人品我信得过,这笔生意,本公子做了。”

刘成义爽快的答应下来,从布庄挑了几匹颜色稍好些的葛布带回去,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清河县。

路上,才想起来自己去找宋夫人,是想提议她来昭京开酒楼的事情。

结果,做起了布匹的生意,就把这件事情忘到脑后去。

只能下次来清河县,再与她说了。

沈柠月这边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确实如刘成义分析的那样,沈记布庄的布匹,很受底层百姓的欢迎。

布庄的成衣做出来,沈记酒楼,沈记布庄,沈记银楼的伙计,全都穿起了新制的衣裳。

靛青的颜色,新颖的款式,加上醒目的红色刺绣,就像是行走的活招牌,一下子就将布庄的生意带起来。

机器不同于手工,产能极高,成本又低,布匹的价格一下子打下来。

原本四十文一匹的粗麻布,直接变成二十文一匹。

两百文一匹的葛布,直接打穿,卖到八十文一匹。

沈柠月要让这些底层的百姓,人人都穿得起葛布,不再是世家贵族的专属。

棉花还未收,棉布暂时还没有织出来,就这,已经让整个清河县,甚至是整个临安郡的布庄震动。

这价格莫说卖了,就是进都进不来。

纷纷派人来沈记布庄谈生意。

沈记布庄生意红火,曾一度到达一布难求的地步。

接下来的日子,沈柠月开始忙碌起来,同时也扩大了收购范围,

不局限于沈家村,而是让沈家人在附近几个村子一起收购。

也不局限于收购葛丝和蓖麻丝,而是连芦苇一起收购。

沈家染坊也开起来,沈记布庄渐渐走上正轨。

九月中,

邱承运带着第一批送药材来到小竹村,

本来今年的收成他老爹都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因为沈柠月的关系,多打了几眼深水井。

水一上来,药材的长势就特别好。

今年的药材不但比去年的品质好,数量也不比往年差,又是拖到九月份才收获,药材的成色好。

也算是因祸得福,捡了个丰收年。

跟邱家来往的几家药材商都得了好处,仿照邱家,打了深水井。

收成虽然及不上邱家,但也还都不错。

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对宋家人也很是感激。

药材一收获,就忙不迭的送到宋家来。

随着陆续有人上门送药材,这下子,沈柠月更忙了。

沈柠月不得不把药老和沈时煜找回来帮忙,三人埋头苦干了好几日,总算是把药材加工厂开起来。

七里镇上,季成的百草堂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有不少人排着队来抓药诊病。

季成又新收了两名小徒弟,每天笑的合不拢嘴,日子过得美滋滋。

而回春堂的生意却是一落千丈,门可罗雀,几乎没人去回春堂抓药看病。

尽管回春堂的东家已经把陈掌柜辞退,也没有挽回衰败的局势,不得已,只得忍痛卖掉回春堂。

沈柠月得了消息,将回春堂盘下来,改成沈记药铺,

然后,把药材加工厂,连带着沈记药铺,直接打包,甩给沈时煜。

也幸亏有药老这个帮手在,沈记药铺才勉强撑住。

药老干脆找了新掌柜,又请了坐堂大夫,与沈时煜一起,做起了甩手掌柜。

沈柠月也不在意这些,在安平县买了铺子,开了第二家沈记布庄。

安平县的铺子她没有接手,而是直接给了宋晴雪,让她练手,随便折腾。

有青竹和宋美琴的帮忙,还有宋氏和丑娘在一旁帮衬,宋晴雪上手很快,把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沈柠月从空间商城买了一本古代版的时装设计图,把它誊抄下来送给宋晴雪,方便她设计成衣的样式。

转眼,到了九月末。

深湛父子回来了,同时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大批的流民。

一路上,深湛父子二人与流民斗智斗勇,吃了不少苦头,夜里都甚少合眼。

幸得镖局的镖师们一路护送,才算是保住了货物,平安回到小竹村。

两人都是狼狈不堪,一回家,什么都顾不得,填饱肚子就开始呼呼大睡。

一睡,就睡了两日光景。

年景不好,流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流民一路逃荒。

路上遇到的县城,到处都是民生凋敝,一副破败景象。

越走近安平县,景象越好,到了安平县,更是发现,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昌隆。

于是乎,大批的流民涌进安平县,全都滞留下来,不想继续走了。

为了安抚流民,许明山在安平县外架起粥棚,临时安置流民,已经三日了。

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许明山急的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