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 第109章 学霸愿望先放一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语之后是物理,物理讲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式。

高老师正式上课前先提了一个问题:“大家还记得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西汉。

刘彻心思活跃,马上就开始思考上了。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段路程,看物体运动时用的时间多少。

朝堂上的大臣看着刘彻积极答题的样子,在心里大叫:陛下,这堂课您可听可不听的,您倒是先把政事处理一下啊!

最近这几天因为受直播屏的影响,虽然大汉没有受到太大波动,小面积的骚动还是出现了的。

因为知道了汉朝的兴衰史,所以刘彻和他的大臣班子合计了一下,想着给部分政策做调整。

土地兼并的问题在他这个时期也有,不过没有后期那么严重,但他知道这种问题是长期积累的,所以他打算试试看能不能在他这个时期解决一部分。

对于子孙后代,他现在并不是很放心,他们不一定可以化解这些问题。

比如土地改革制度,他想把土地从地主们手上匀出一部分,给到农民手上或者让中央控制,因为从地主手上抠钱实在太困难了。

另一个就是宦官外戚的问题,他是没想到到了大汉后期,这些人竟然有这么大能耐可以搅乱大汉,这个问题不能再遗留到后面了。

还有他出现了打破寒门上升通道的想法,不能再让氏族把握如此大的权势了。他想的是在民间增设学堂,让平民也可以入学,这样他可以培养一批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

还有关于卖官鬻爵的做法,现在他不敢按照之前的想法来搞了,得严格限制这种风气,不然真不知道进来朝堂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总之,很多地方都需要变革。

以前他想着慢慢来吧,谁知道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阻力肯定是大的,但是现在不搞,大汉以后说不定还要走以前的老路,他不想把这些问题都留给后面的人。

最坏的结果他想过了,无非就是一成不变。想到了后世走群众路线的方式,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办法,只要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皇帝是为他们着想的,相信还是可以聚集一大批力量的,前提是得保证他这个皇位的稳定。

简单来说就是收买人心。

不过这条路线只能放在最后,他也能意识到现在的百姓不像后世那样,有这么大的能量,不过可以慢慢培养,反正这种事是急不来的,他现在确实也没那么急切。

反正怎样都是需要做出改变的,可以先试试水,他庆幸朝中还有一些和他站在一起的大臣。

这些大臣里面部分人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他们肯定也是希望受到皇帝重用的

现在摆在刘彻面前的就是心腹大臣连夜赶出来的详细措施,他给大臣提了一个大致的思路,让他们提交具体方案。

可是现在方案是赶出来了,他们皇帝陛下却不认真看,居然听起了课,他们是有点无语的。

刘彻咳了一声,收回看着直播屏的视线,认真看起大臣提交上来的方案。

看着这些方案,他觉得有些可行,有的有点太冒失了,所以他一时点头,一时摇头,看得大臣们忐忑不安的。

课堂上,同学们稀稀拉拉地回答起了高老师的问题。

最后,高老师做了一个总结:“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一般会想到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则运动快,时间长则运动慢;另一种是在时间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大小,位移大则运动快,位移小则运动慢。”

这个解释很多人都听得懂,十分清晰明了。

但也有人有点疑问。

东汉。

张衡思索着:那如果物体运动时位移和时间间隔都不一样呢?这样两种方法都没办法用了。

张衡认真听着,想看看后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于是高老师引入了速度的概念:“物理学中为了统一比较标准,我们用位移和发生位移的时间之比来表示速度快慢,我们称之为速度。”

这个概念一出来,观看直播的人发出了疑惑。

为什么不用路程与时间之比来表示速度?

毕竟现在他们知道位移和路程是不一样的概念,位移是点到点,而路程可不一定是直直的一条线。

他们平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常得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绕来绕去的,要表示运动快慢不应该算走过的所有路程吗?

春秋时期。

墨子心里带着质疑,他认为这种速度表示方式不是很准确。

他想:以人为例,我从东村走到西村,前半段路程的时候精力好,走得比较快;后半段路程我走累了,速度肯定是慢的。甚至有时候实在走不动了还可能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样要把休息时间也算进去吗?

墨子觉得后世这些学科有时候感觉十分严谨,但是有时候又很随意。

接着,高老师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

高老师:“我们这里说的速度和高中时候说的不是完全一样的,初中我们表示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之比。”

“一般来说,物体在运动的时候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所以我们用位移和时间之比求得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这里大家需要注意区分一下两者的不同。”

西汉。

刚看完一个大臣方案的刘彻抬起头打算放松一下,他现在看到的这个方案实在是不行,感觉要是真的实施了,那些氏族可能就要先造反了。

这时正好听到高老师讲到两种速度的定义,他满脑袋问号:这样定义真的不会把学习的人弄混吗?

其他人他是不知道的,反正他现在已经有点混乱了。本来之前刘彻是想当一个大学霸的,“学霸”这个词是他无意间听到裴姝他们班的同学说的。

当时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刘彻眼睛一亮:“学霸”听起来还挺威风的,他可是皇帝,成为一个学霸岂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毕竟作为一个皇帝嘛,总是想努力争第一的。所以很多课他听得还是挺用心的,力争上游。

可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他这个愿望由一个大太阳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小月亮,接下来还会不会变他也不清楚。

现在他也认清现实了,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强求不来。

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争一保二稳三”,这个词也是从后世学来的。

他发现后世很多词句别看看起来直白得很,好像没什么内涵,仔细思考发现是直切要点的。

接下来高老师讲了瞬时速度的概念,还给大家观看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验。

虽然高老师讲得很细致,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听不懂。

北宋。

沈括这个本来还有一点物理基础的人都听得一知半懂,要说高老师讲的内容其实不算太多,但因为古代和现代的知识体系相差太大了,一时半会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他想:看来只能等后面有时间了再去仔细观看课堂回放了,到时候逐字逐句地理解应该能得到一点答案吧。

还有关于平均速度的测量,他决定自己试着做一个打点计时器,之前他听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已经在尝试了。

虽然可能无法做得像后世那么精确,而且大概率只能是手动操作的,但做为初级研究工具应该还是可以,以后再慢慢改进吧。

之后高老师讲解了几个例题给大家巩固知识点,课堂最后,高老师科普了几个关于速度的小知识点。

高老师:“目前所知,地球上跑得最快的鸟是鸵鸟,它的速度可以达到75千米\/小时;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最高速是120公里\/小时......”

听到很多动物的奔跑或者游速,观看直播的人感叹,后世的人真是测得齐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都测了个遍。

养着这些动物的人打算抽个时间做个测试,想看是不是真如后世所说那样。

唐朝。

李世民听完这么多关于速度的内容,他对比了一下他们这些时期,觉得后世的人在科学上的追求真是精确,把速度算到了具体的一个数值。

想到他们很多时候形容速度都是用“一日千里”“健步如飞”“快马加鞭”这种比较泛化的语言,这样的表述也够他们用了,不像后世那样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他想,应该是发展到后世,他们有高铁、飞机、火箭这样的东西出现,需要更精确的表述才出现的这种计数方式。

当然用数值表达的话肯定是能更直观看出物体在运动时候的快慢的。

高老师:“以上那些都是我们能直观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已知的速度上限是300,000km\/s,即光速。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简单地科普了一下光速,看着那个巨大的数值,观看直播的人脸上都是惊讶:后世能够测出光的运动速度?

他们以前形容光都是用“光阴似箭”这样的成语,感觉箭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没想到后世直接测量出来一个具体的数值了。另外真空又是什么东西?空气吗?

这门学科感觉越学越迷惑了呢!

带着迷惑,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