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向东一脚踏出门口的时候,明媚的阳光扑面而来,独属于初夏味道的风里有甜甜的槐花的香味儿。

他不禁想起来,前些天赶集的时候碰到那几个人。

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和精神谈吐,不像是本地人呐!

也不是说他们穿的就格外高贵,与众不同什么的,相反他们已经极力靠近本地人的打扮了。

可就像,有的人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他们,穿着麻袋也不像要饭的呀!

尤其是打头的那个老爷子,李向东莫名的觉得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一样。

只是他苦思冥想半天,也没有个头绪。

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要过。

省调查组一个礼拜没有任何线索,就有点着急了。

潘大春和潘吉先本来想让人来举报八百亩盐碱地的事儿,结果被潘明忠给摁住了。

潘明忠别看年轻,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却极其老辣。

他直接来了个全村大会,把事情的缘由始末说的清清楚楚。

“……之前咱们重新划地的时候是经过全部社员同意的,手续上没有任何问题!”

潘明忠杀气腾腾,“这个时候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想把咱们潘家庄拉下水,用来陷害李家坡!”

他扫视一眼全身仿佛笼罩着乌云的潘大春父子,“有的人是不是就看不得咱们吃一口饱饭?”

“我现在把话撂这儿,但凡有人来问我和李家坡大队盐碱地的事儿,我就认为是你在后面撺掇的!”

说着,他一指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

那男人面色苍白,呐呐的说,“不是我。是大春叔找我的……”

这男人的爹蹦起来,狠抽他一个耳刮子,“个缺心眼的王八犊子,人家拿你当枪使呢,把你卖了你还帮别人数钱!”

打完了儿子又说潘大春,“好事儿想不起我们来,坏事儿让我儿子给你顶缸!艹!丧良心的玩意儿!”

一口浓痰钉在潘大春脚边。

潘大春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些人,以前连个不字都不敢和自己说,现在就敢吐在自己脸上了!

潘明忠皮笑肉不笑的,“大春叔,咱们一个村都是姓潘的,我当这个大队长也是为了一家子能吃口饱饭。您要是还想当大队长,那不如我让给叔儿——”

没等潘大春说话,其他人纷纷嚷嚷着不同意!

散了会,大家还自发在潘大春家轮班巡逻,就怕他们家人偷偷跑出去使坏。

潘家庄篱笆扎的严实,观鱼台也没有任何闲言碎语传出来,李家坡就更别说了,拿调查组当贼防着呢!

省调查组查账也一无所获,徐光恒急得嘴角上都是火泡。

这人呐,不能急,一着急就容易犯蠢。

调查组,调查组,不是定罪组。你要调查就调查好了,无非是把看到的,查到的,调研到的如实记录,汇报上去。

可徐光恒不是,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

没过两天,刘玉斌家门外突然排起了长队,大家都大声说笑着,准备和徐组长反映问题!

就听有人说,“你也来了?”

“来啦!”

“你家还缺这个?”

说着,这人用大拇指和中指食指做个了点钱的动作。

那人鼻子里哼一声,“谁白吃馒头还嫌面黑啊?这可是两块钱,能买三斤肉呢!”

屋里徐光恒脑袋上都是汗,急得直转圈,活像个拉磨的驴。

他嘴里不停的念叨,“这可怎么办?刘玉斌这个混蛋!”

乌修竹还算沉得住气,“咱们就出去说,给刘玉斌的钱是派饭的钱,是刘玉斌理解错了。”

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

谢勇和乌修竹一出来,还没等他们说话,人群中就有高高低低的声音问,“谢组长,乌组长,什么时候轮到俺们?家里还等着钱买洋火呢!”

谢勇脸色要黑的滴出水来,他大喝一声,“都给老子安静!”

这句话一说,大家伙儿不乐意了,“你是谁老子!”

“对啊,你这个小同志年纪轻轻的,怎么还骂人呢!”

“我比你爹岁数都大,你还想当我老子?下辈子吧!”

乌修竹一看大家要闹起来,赶快用双手往下压压,“各位父老乡亲,听我说,听我说……”

不过大家根本不想听他说啥,都在愤怒的指责谢勇,甚至一步步逼近。

乌修竹比较灵活,一看他们没准要吃亏,赶快一把将谢勇拉进院子,手疾眼快的把院门拴上。

把喧闹隔绝在院外后,乌修竹摸把脑门上的汗,这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

随着天气的升温,这场闹剧也在持续,每天都有人在刘玉斌家门口堵调查组,准备拿手里不知道真假的线索换钱。

陈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的村。

听到刘东来的介绍,李向东总算想起来他是谁了!

这可是位不得了的人物!

怪不得之前总觉得眼熟呢,上辈子人家老爷子总是出现在电视里,可不眼熟么!

这位陈寻,从年轻时就主要负责国家的经济工作。

刚建国的时候,他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稳定金融物价,结束前伪政权留下的长达10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

改开的时候,又是他率先提出“两种经济”,大力支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李向东脑子有点晕晕乎乎的,主要是,他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遇见电视里的大人物呐!

不过,他也算是两世为人,很快镇定了下来。

倒是李晋等人,不知道陈寻的真实身份,也很淡定。

他们领着陈寻挨个参观了大队的各项产业。

“这是野猪?”

陈寻指着栏中躺倒在地,呼呼大睡的棕色小猪问。

“这是野猪二代!是野猪和本地猪杂交生的。这种小猪崽子吃的多,长得快,还不爱生病!”

刘玉良说起这些猪来,如数家珍。

陈寻又去看了罐头厂,虾塘鱼塘还有长得特别茂盛的中草药。

最后去的是粮仓,金黄的麦粒放到嘴里“嘎嘣”一咬,实成!饱满!

陈寻回身夸奖刘东来,“干得不错!”

刘东来特别谦逊的推辞,“都是李家坡自己干出来的。”

李晋接话说,“刘书记这话就不对了,要是没有您的支持,我们现在还吃糠咽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