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回来的儿子 > 第98章 试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什么会选我?”

“第一你是中国人,在上海行动比我们方便;第二你的身份背景还有职业都决定了你是最合适的人选;第三史密斯向我推荐的你,我相信他的眼光。”

克鲁拉克见周冬凛没有回答接着说道:

“伊森先生,你可以慢慢思考不用现在就回答我,这样,明天晚上七点,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四陆战团团俱乐部(今上海电视台对面的南京西路722号)201室,普莱斯和新接任的情报官会在那里,如果你同意就去,不同意就当你没有见过我。”

说完克鲁拉克站起身,站在门口停顿几秒后打开了房门。

史密斯正坐在餐桌前看报纸,他的视线完全可以照顾到书房的门口。

看到克鲁拉克出来,史密斯放下了报纸。

克鲁拉克冲他点了点头,史密斯起身走了过去。

两人在走廊汇合。

“史密斯先生,我的任期已经结束,这周就会离开上海,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可以再见。”

“应该会的,你怎么回驻地?我派车送你?”

“不用了,以后应该没机会再回上海,我想去江边走走。”

史密斯将克鲁拉克送至大门口,看到他顺着南苏州路转向黄浦滩路后转身回了洋房。

周冬凛已经坐在餐桌前,史密斯坐回自己的原位。

周冬凛刚想说话,史密斯拿起了报纸:

“听说你从《大美晚报》辞职去了《国际月刊》?”

“是。”

“你知道它的背景吗?”

“我知道。”

“行,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把女儿交给你希望你好好待她。”

“放心吧,我不会做对不起雪莉的事。”

“爸爸,冬凛你们聊什么呢?”:

雪莉从楼梯上跑了下来,她的母亲跟在身后。

“我们在聊你们两个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外孙。”

雪莉瞟了一眼周冬凛然后勾住了史密斯的脖子:

“爸爸,这是我们两个的事,你管这么多干吗?”

“你们两个也不着急,你妈妈可是天天在我耳边说这个事。”

“爸爸,我想着等上海局势稳定以后再考虑孩子的事,现在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好。”

“是啊,史密斯,孩子们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雪莉的母亲刚说完,雪莉又站起身搂住了她母亲的胳膊。

“好吧,我倒成恶人了,你们的事自己决定吧。”

......

1939年3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周冬凛到了杂志社打开自己的办公室门,刚要进去曹雨溪叫住了他:

“周记者,你今天有空吗?”

“上午没什么事,下午约了个专访,怎么了,有事吗?”

“我正好在整理上一期的评论稿,你要有时间就帮我一起看看。”

“好啊,我马上过来。”

周冬凛将自己的挎包放在办公桌上后锁上门走进了曹雨溪的办公室。

曹雨溪的桌上放着三摞稿纸。

周冬凛走过去随意翻了翻:

“曹编辑,你这不是已经整理好了吗?”

“嗯,我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以正方、反方和中立将投稿者分成三类,你看下这个。”:

曹雨溪说着将之前给丁默邨看的那份稿件的备份递给了周冬凛。

周冬凛接过稿件拿在手中翻看了几页:

“曹编辑的工作很细致的嘛。”

“毕竟我们第一期创刊的爆火离不开这些投稿者的支持,我和金主编商量过了,到时候私下举办一个小型的答谢会邀请投稿者到场向他们表示感谢。”

“对方匿名投稿应该就是不在乎我们的感谢吧。”

“他们不要但是我们不能失了礼数,不过为了保护投稿者的隐私,这件事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找到他们后也会向他们保证一定会严守秘密。”

周冬凛连忙将稿件放在桌上:

“那这个我就不应该看了。”

“周记者多虑了,我相信你的职业操守,再说你现在是我们杂志社的核心骨干,应该知道这些事。”

“那我能做些什么呢?”

“周记者见多识广,在上海认识的人又多,我想请你帮忙看看有没有熟悉的文风。”

周冬凛看向曹雨溪,对方的脸上浮现着微笑,不过那微笑里透着都是阴冷。

“好,我试试,不过我觉得不太容易。”

周冬凛刚想将手伸向中间一摞稿纸,曹雨溪将最右边的一摞稿纸推了过来:

“周记者,你看这一摞吧,那摞都是中立言论,没什么意义,读者都不爱看。”

“好。”

周冬凛从桌上拿起稿纸,第一张是全英文的。

他看了几眼放在桌上:

“这个应该是美国人或者在美国生活过的华人,英国人不这么说话,看行文很官方,应该是我们同行,不过具体是谁我看不出来,英文报纸我虽然看但是没研究过作者。”

“没事,外国人都有钱,估计也看不上我们的感谢,更不屑与国内的作者为伍。”

第二张是全文言文,周冬凛看了几眼摇了摇头将稿纸放在桌上:

“这个人古文造诣很深又精通历史,估计是个大学教授,我对上海学术界的人不熟。”

曹雨溪翻开稿件找到了对应的匿名作者:

“周记者,你跟我想到一起了,我觉得有点像复旦大学史学系的教授陆行知。”

“复旦不是迁重庆去了吗?”

“陆教授年纪大了没有跟去,而且留在上海的学校去年二月已经复课。”

“哦,这倒不太清楚,有机会的话倒想去听听课,我对中国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

第三张稿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像是初学写字的儿童写的,不过整篇文章写的非常的精彩。

有理有据骂的是酣畅淋漓,一看就是浸淫文坛多年的文学大家。

没有多年的写作经历绝不会有这样的功底。

文章的署名是【醒世警言】。

曹雨溪伸手指向周冬凛正在看的稿纸:

“周记者,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作者的文风像是《大美晚报》的朱惺公朱先生?”

周冬凛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