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夏日摩天轮 > 第173章 植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老神奇的中华“柏群之冠”——仓颉手植柏

古树档案:文化祖庭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庙内古柏成群,与桥山的黄帝陵古柏群以及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

仓颉庙古柏群千年以上的古树48株,全部列为“特级”保护名木,属古树保护范围的70余株,其中5000年以上者1株,4000年以上者3株,3000年以上者14株,被誉为“柏群之首”。这些古柏是仓颉庙景区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见证。而在其中,若数最具传奇色彩的,非那棵享誉“柏群之冠”的仓颉手植柏莫属。

仓颉手植柏

仓颉手植柏,树龄5000余年,树高逾16米、腰围7.8米、根围9.9米,树纹像奔腾的河流,至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均在陕西省,其中排在序列第一的即仓颉手植柏,生长在仓颉墓的东北侧。

仓颉,原复姓侯刚,名颉,上古轩辕黄帝时期人,生于白水县阳武村,天年后葬于利乡亭(今史官村北)。因为仓颉是历朝历代史官的鼻祖,因此他长眠之地的村子便叫史官村,当地群众称他为“仓圣爷”。民间传说,仓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鸟兽蹄行之迹,首创文字。上苍为慰劳仓颉造字之功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在头枕黄龙山、足蹬洛河水、两溪旁拥、二龙戏珠之地种下了这棵树,确定为天年之后的归宿地。这棵树后来被人们称为仓颉手植柏,也被专家学者誉为“文化之源,文明之根”。

“拔地巨柏凌碧汉,文脉永续越千年。”站在这棵古柏树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在岁月中凝成挺拔的身影,以一种古朴苍劲之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些古柏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具有五千年树龄的仓颉手植柏。它的树干犹如飞流直下,卷起浪花无数,因此又称为瀑布柏。而这奔腾不息的瀑布,流淌着仓颉对全人类的滔滔不绝的贡献!”曾任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马德在《中华文字始祖与白水民间信仰》一文中这样写道。“树裂如劈,枝柯如铁,翠叶如盖,足可同黄帝陵的轩辕手植柏媲美,令人驰想岁月的遥远,回味文明的历程。”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在《仓颉庙记》中写道。

我的家乡在陕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摆着一个大大的水缸。水缸的容积一般都能装上两三百斤水,够一家人几天的用量了。一副担水的挑子和两只铁水桶,容积可大可小。少数人家还用木桶挑水,力气大才能挑得动,由于太笨重,后来被铁桶逐步代替。

八十年代初期,有游乡打井的人来给村里打井。谁家打井,几乎全村人都会来帮忙或围观。打井用的是铁钎,在铁钎上绑上坚硬的木棍,几个劳动力随着号子声起伏将铁钎抬起再使劲往下砸压,铁钎子便一寸一寸扎入泥土,发出扑哧扑哧的声响。

打井的铁钎通常是两米一节,每一节两头都有螺母和螺纹,打井师傅会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打多少米深。那个时候,一个村里没有几家有手压水井,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才会打井,有的半个村子的人共用一口手压水井。

每天清晨,当屋顶还没升起炊烟时,很多水桶就早早摆放在井边,一字排开,轮流打水。挑水的大多是男人们,一条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摇摇晃晃,是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老家农村已经告别了手压水井,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喝着自来水管里流淌着的甘甜的水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地下井水,更不会忘记家门口那眼功不可没的手压水井。

常言道:饮水思源。尽管家乡的手压水井早已不再使用,我仍时刻铭记手压水井给家乡人作的贡献,手压水井是历史刻下的时代符号,也是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的念想。

这么金黄的季节,我想坐在高高的草垛上说秋天的收成。

寂静的午后,我在听孙露的《离别的秋天》,时光一节一节退去,一生犹如一秋,我们行走着,也离别着。我想说我们的一生太过短暂,饱满的部分仅仅犹如这四分之一的秋天。在这个四分之一的秋天里,我们是不是要有所冲动,去掂一掂辛劳过后那些稼穑而来的果实?因为唯有果实,才可以检阅我们不曾浮夸的汗水和诉求,唯有秋天的果实,才可以真正用金黄的外表和饱满的内质,充盈并提示我们向上的意志。

秋天的果实于我们是什么?是绿袍裹身的西瓜?是红袖添香的辣椒?是从未感染病毒的鸡舍?还是只愿被干净的露水打湿的菜地?乡村的图景总率先升起一种原始的暖意,它像身体之外的拐杖,像无法推开的一种瓜葛,总存在于米勒笔下妇人拾穗的美好,总存在于画面之中马车等待装载的安宁。

任何一种果实的到来,都没有过分喧闹的成分,成熟的果实,是过度沉默中的最后的积淀和勃发,于景于人都不例外。在秋天,当屠呦呦遇到青蒿素,当科学家荣获诺贝尔,我们同时见证到的果实,是女性的、也是学术的,是药理的、也是寂静而缓慢的。像风吹落了所有高耸的庄稼,突兀而现的既陈旧又新鲜的植物的骨头。在这根坚硬的骨头面前,我们端详它的骨骼、回溯它的肌理,清正它的血液,骤然发现,它所幸存的重量,正是摘取红肥绿瘦之后无畏而庄严的一种站立,这是果实承载之轻重,这亦是生命承载之轻重。

果实落在秋天的大地无疑是最幸福的生音和归宿。无论自然还是人群,走过四分之三的场景,无疑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最美的时刻。从春耕到麦芒,从夏灌到麦田,从秋收到麦垛,植物与人共同呼吸和生长,我相信此间一定有过伤口的撕裂和疼痛,有过形骸之外的嘲讽和冷笑,有过惊慌的眼神和绝望的心跳。我相信种子一路走到果实,虽然经历过花朵的芳香和蜜蜂的指引,但也必定经受过牤牛的钝蹄和虎豹的尖牙。

无论是和风的沐浴,还是闪电的追赶,种子一路走了过来,一路它收割阳光和雨露,一路它蓄满枝叶和根须,一路它怀抱湖水和火焰。当它以一个果实的形象为自己结束旅程的时候,我们看到,秋天,这巨大的布幔,铺展着、奔跑着,并用超人的臂力接过一颗种子迸裂而开的并蒂的果肉和果核。这是一颗种子的骄傲,一枚果实的骄傲,一个秋天的骄傲,像一种宣言,亮在了大风吹过的长寿的土地。

在这样的秋天面前,在这样的果实面前,无论我们旁听还是经见,我们都会为一种无言的行走愉悦、感动和幸福,像一种守则,静候在秋天的章节,面带微笑,满目生彩。

秋天的果实,正在揭示一种命运。

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岭,转灞河河谷到长安;沿丹江河谷东南行,可到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唐武德六年(623年),“宁民令颜旭开渠引南山水入京城,至石门谷有温泉涌出”,石门在蓝田东南四十里至石门谷流域附近,由石门通长安的水道就是灞水。唐中叶以后,开凿了由蓝田至内乡(河南内乡县)长约350公里的一条新道,武关也改移到了丹凤县之南。

关中入川的道路,最有名的是故道和褒斜道,在唐代以前历代都很繁盛,给陕南地区,特别是汉中盆地、商丹盆地和嘉陵江谷地的土地开拓和经济发展带来便利。傥骆道和子午道虽然都在一定时期有过繁盛的景象,但都不比故道和褒斜道来得繁华。丹霸道南通湘鄂粤桂,与汉中、四川关系不大,并有洛宛道取代它通往中原,所以也只盛行了一段时期。宋元以后,秦岭中川陕交通都趋向于故道和褒斜道。

趁着杏花微雨,漫步于一条看似老旧的小巷,脚下的青石告诉你岁月的娴静与悠长,也告诉你乡愁的浑厚与浓烈。

“一街两岸”的格局大概是在诠释距离与美最合适的方式。一座座连通的院落,连着人与人心底最初的纯善,望去对岸,可能就是因为这段距离,已看不清往日的积怨,所以都还是最初的模样。

我在猜想,那精美的庭院是否也惹得皇帝的羡慕呢?是啊,那皇宫四面的高墙怎可抵得过这安闲自在的人间烟火。也不知道后来那些为顾大局而迁徙的人们是否也有深深的遗憾,终究将儿时的记忆放进梦里。

只是,故事从未结束,依旧在那棵龙槐的庇佑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唐井的水依旧如同当年那般清冽甘甜,隔空架起的石桥却一次又一次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自在轩”广场也在告知我们“唯吾知足”,也许恰好就在你不贪恋的时候,你会看到马致远笔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你会在寂寥的雨巷偶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我们并不确定未来是否前途一片光明,但在稍门楼等候的家人让你有勇气去开启一场奔赴,去凤凰展翅麒麟腾飞。